阿里巴巴分拆业务解决盈利压力,是否开启互联网公司调整新时代?
阿里爸爸真的是牛逼,出招便直逼根源,要解决盈利动力不足的问题!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公布,将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包括电商、本地生活服务、数字媒体与娱乐、新零售、云计算和大文娱,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将进一步优化其业务结构并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同时,独立上市意味着这些业务集团将有更大的运营和投资自主权,有望进一步推动其业务发展。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则可以让阿里巴巴更好地管理各业务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从前集团化是想通过垄断互联网的资源,达成某种优势!
然而,随着时间发展,养的团队越来越庞大,相似或者无用的产品越来越多,边际盈利效果也就越来越低。

现在碰到大环境不好,以及市场普遍利润率下滑,再加上抖音拼多多的双重夹击。庞大的舰艇越发沉重,无法前行。与其团灭,不如及早的分拆,将各自资源尽可能投入市场化的竞争改革。
从前有些内部产品,通过集团提供的免费或者低折扣的支持,实现盈利。在壁垒撤掉之际,如果没有明显优势,就会在不久之后被淘汰。
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分分合合,除了剥离不良资产外,更多是避免权利和利益的固化。按照阿里的晋升体系,势必拥有一堆中层管理者以及资深员工。这部分员工有权利和机制保护,轻轻松松就能截流大部分的胜利果实,反而使得基层的员工晋升无望,或者付出与收益不均。长期以往,不仅决策层脱离基层,团队活力也会不足。

但如果真的让各产品自负盈亏,那么中层比例以及薪酬范围就需要重新考量了。如果是简单粗暴的改革,那将所有人的薪水降下去,人力支出成本就能立刻控制下去。但这会面临员工不满情绪,高端人才迅速流失的风险,对后续业务开展造成不利。
与其这样,可以向22年爱奇艺的优化操作学习,堪称有勇有谋。爱奇艺重点裁撤对象是中层管理人员,留下来反而是日日夜夜在基层耕耘的员工。通过内部部门的合并,减少中层管理者的需求。同时,将赚钱快但成本超高的综艺模块砍掉,转去耕耘成本相对低,但爆款收益率很高的精品化电视剧,如:人世间,狂飙。目前,已经有扭亏为盈的趋势。

总之,就目前的环境,我认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问题,不是产能不足,996努力工作就能弥补。反而是业务线该如何收缩整合,内部利益分配如何规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