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肾内科-肾病概述

2023-03-15 19:40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肾脏疾病概述

肾脏的生理功能:

排除体内毒素-尿素和肌酐、胍类、肠道细菌代谢产物;

尿液的形成-血浆中的成分从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肾小管和集合管有重吸收分泌的功能,每天滤过原尿180L,尿量1500ml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临床分类:

根据症状的不同组合,人为分为不同症候群: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也可以出现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中;

病理分型:现代内科学P2928

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确定病理类型必须肾穿;

肾小球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

最主要的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因不明,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继发性见于CTD(狼疮肾炎、干燥肾损害、紫癜肾)、感染(乙丙肝肾损害)、肿瘤、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淀粉样、高血压等)、药物损害;

遗传性如Alport综合征、家族性良性血尿(薄基底膜肾病)等;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严重性蛋白尿+血尿>蛋白尿>血尿

血尿:

镜下血尿是尿沉渣>3RBC/HPF(75/ul)、1ml血在1L尿中为肉眼血尿;

血尿的病因:

泌尿系统疾病-原发或继发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遗传性疾病、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外伤;

全身疾病-出凝血异常、运动性血尿(运动后出现一过性血尿,多不超过3d,系统检查未发现明确病因);

非血尿的尿色发红:

污染-月经、痔疮、子宫阴道出血;

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无RBC但潜血(+);

卟啉尿-无RBC、OB(-)、卟啉(+);

药物-如利福平,无RBC、OB(-);

蛋白尿:

正常尿蛋白<150mg/d,>150mg/d是蛋白尿,>3.5g/d是大量蛋白尿;

蛋白:(+)30mg/dl (++)100mg/dl (+++)300mg/dl (++++)500mg/dl;

生理性蛋白尿:

是机体受到到外界刺激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刺激消除后蛋白尿消失;

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直立时出现蛋白尿、平卧位蛋白尿消失,可能与脊柱压迫下腔静脉有关;

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的蛋白尿,多在数小时内消失,发生机制不清;

病理性蛋白尿:

在疾病痊愈前将持续存在:小球性、小管性、溢出性、组织蛋白尿

24h<1g为少量蛋白尿、24h 1-3.5g为中量蛋白尿、>3.5g为大量蛋白尿;

>2g多为小球性,<2g可能是小管性;

肾性水肿:

首先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的可凹陷性水肿,早上最重,主要机制是水钠潴流;

肾病性水肿-大量蛋白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进入组织间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激活RAS系统,进一步加重水钠潴流;多从下肢开始

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不变(管球失衡);血容量增加,RAS系统被抑制;水肿多从颜面开始;

肾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缺血引起的高血压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年龄低、高血压严重或急剧恶化、药物治疗差、腹部可听到杂音、一侧肾萎缩、ACEI损害肾功能者需要怀疑,血管造影可明确),肾实质性疾病导致的高血压是肾实质性高血压(高血压发生年龄早、有肾炎或肾盂肾炎病史、尿检异常发生在高血压之前或同时);

容量依赖性-水钠潴流,对应肾炎性水肿;

肾素依赖性-肾脏缺血RAS系统激活导致外周阻力增加,对应肾病性水肿;

尿量异常:

夜尿增多-正常人夜尿为24h尿量1/3-1/4,若超过50%则称为夜尿增多,可由于肾脏疾病或心功能不全(平卧后回心血增加、肾血流也增加);

少尿和无尿-24h尿量少于400ml、100ml;

尿路刺激症:

肾功能衰竭:

    皮肤瘙痒、肾性骨病、心包炎、尿毒症肺、胸水、恶心、呕吐、纳差、口腔异味、腹泻、贫血、周围神经病变;

各种综合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水肿、高血压、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BUS提示双肾无缩小;

部分病例1-4w前有前驱感染史(链球菌感染最多见);

预后良好,病程£ 1年,可痊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在数月内持续少尿或无尿,肾功急剧恶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隐匿,未必有急性肾炎史,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等表现的各种组合,时轻时重,病程中在感染(呼吸道感染)后有急性发作;

病程>1年,随病情发展出现肾功能不全;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单纯性蛋白尿-<1g/24h,无其他异常;

单纯性血尿-持续、间断,红细胞异常形态,无其他异常;

肾病综合征:

尿蛋白>3.5g/d;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

不能把NS作为最终诊断,应寻求病因或病理诊断;

常用辅助检查:

尿常规:

比重-1.015-1.030,取决于肾的浓缩功能;

蛋白质-定性为阴性,定量24h<150mg

尿糖-定性为阴性,定量24h<1g,血糖是波动的,可暂时超过肾糖阈;

细胞-离心后每高倍视野RBC<3、WBC<5

管型-一般无,偶可见透明管型,出现颗粒管型和RBC管型提示肾炎;

尿沉渣相差显微镜:

肾小球源性血尿-RBC变形>80%,大小不一,总体体积偏小(与静脉血比)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形态正常一致,总体体积偏大(与静脉血比);

肌酐和Ccr:

肌肉的代谢产物,生理状态下经小球滤过,小管几乎不重吸收和分泌,肾衰时小管分泌增加,实际的肾功能比用肌酐估计的还差;男性<1.2mg/dl、女性<1.1mg/dl

肌酐清除率-80-120ml/min,肌肉容积无明显变化、外源摄入稳定后,可代表肾小球滤过率;素食3d后留24h尿,收集尿结束后抽血,同时测血尿肌酐;

BUN

    正常8-21mg/dl,升高可能由于肾功能不全、摄入蛋白过多、组织分解代谢旺盛、血容量不足;

尿渗透压:

24h尿渗透压应高于血渗透压,禁水8h后尿渗透压>800;否则提示远端小管浓缩功能减低;

自由水清除率:

    单位时间内从血浆清除到尿内不含溶质的水量,由于正常人的尿都是浓缩的,此为负值,相当于从原尿中拉回纯水,每小时拉回 25-125ml,反应小管浓缩功能;

圆盘电泳的意义:

选择性蛋白尿-中小分子为主,没有或极少大分子蛋白;

非选择性蛋白尿-大中小分子都有,有相当大量的大分子蛋白;

大中分子蛋白尿反应肾小球疾病,小分子蛋白反应肾小管疾病及血中小分子蛋白异常增多(如MM);

β2微球蛋白:

    体内有核细胞产生的小分子蛋白,正常时从小球滤过,几乎全被小管吸收;血β2微球蛋白升高由于炎症、肿瘤、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中β2微球蛋白升高由于小管重吸收不良或血中β2微球蛋白过高超过小管回吸收能力;

肾穿:

适应症-弥漫性肾脏疾病需明确者,肾病综合征、系统疾病的肾脏损害(DM除外)、原因不明的ARF、血尿伴尿蛋白>1g/24h;

绝对禁忌-活动性出血、出血倾向(plt<80000、Hb<8g/dl、PT%<65%)、重度高血压(160/110mmHg)、孤立肾、固缩肾(<8.5cm)、病人不能配合;

并发症-血尿、肾周血肿、误伤、感染、动静脉瘘,对远期肾功能无影响;

静脉肾盂造影:

    既可以观察形态又可了解肾的排泄功能,怀疑肾脏感染(TB、慢性肾盂肾炎)、结石、肿瘤时可做,严重肾功能不全、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为禁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肾内科-肾病概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