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非跨考浙大!一战上岸!超详细版经验分享

2023-05-08 13:13 作者:陈秋实_壹秋ART  | 我要投稿

浙大广电经验帖

//壹秋ART//

各位正在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好!很幸运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考验经验和心路历程,拟录取通知已经出来很久了,但是自己还是偶尔会很恍惚,自己真的成为了当初在看的那些上岸后给大家写经验贴的人。所以,我想和各位学弟学妹们说的是,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目标院校、专业,但如果之后

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要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直到最后一刻。

想和大家分享我考研时候看到的一句话,

考研就像在一间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洗干净,也不知道别人洗的怎么样,这个过程,你只能埋头一直洗自己的那件衣服,直到天光大亮,走上考场,才会知道自己的衣服有没有洗干净,

现在回想考研过程对这句话的体会格外深刻。

关于我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双非本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会拍一些短片,可以算半跨),有一些专业相关的省级奖项和大厂实习,初试时间线是:

二月份

搜集资料确定院校和专业,

三月份

回校开始着手看专业课的参考书,

四五月份

在实习只能做到坚持背单词,

六月份

实习结束正式进入备考状态,其实算是很晚了,虽然说网上说战线不能拉太长,但是我自己感觉下来,

对于半跨考、跨考的同学来说,还是能早则早

一点比较好。

关于择校

最开始搜集了六七所院校和专业,

拉了一个表格

对比了一下这些学校的

地理位置、报录比、招生人数、初试题目

,最后综合考虑选择了浙大。一方面我在这里度过大学生活,很喜欢杭州这个城市,另一方面就是浙大这个title,可能是因为自己周围朋友本科院校的关系,一直有一点点学历焦虑,我想去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氛围。怀抱着这种赌徒心理,开始了这个比较冒险的选择。大家也可以

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分析自身优势劣势确定院校,大量的收集信息,比如目标院校是否有本科歧视、是否看重本科经历如实践作品、论文发表等等,

最后综合各类信息选择院校专业。只有你真的向往,在考研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才会坚持下去!最好不要在途中更改目标院校,会比较影响备考的复习。

关于考研是否要报班

大家可以视自己情况而定,我是在二月份就报名了壹秋的全程班,报班的好处就在于,

学姐们会不同课程给出全程的规划,这对没有自制力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监督,逼着自己跟上节奏。

在实习的时候虽然没有大块时间去听课,但是也按照学姐们给出的观影清单去做影视内容的储备、制作专业课的思维导图去打卡,以及尽量听一些课程跟上节奏。

壹秋的课程体系真的非常完整,比较注重在前期的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不仅有浙大要求的知识内容,也会涵盖一些哲学、美学的知识,对后期的理解题目、作答题目都是很有益处的。 除此之外,就是在

后期的冲刺阶段,壹秋的作业批改和多次模考都是赞赞赞!

真的帮助很大,学姐们都非常细心负责,

一份作业可能会修改三到五次才会最终通过。

模考的批改也是,壹秋会在冲刺期组织多次模考,认真参与听取学姐的意见的话进步会特别明显!

包括在准备复试时,学姐们也会为通过初试的同学一对一面试,免费且多次!!

超级认真!如果是跨考的同学还是推荐大家报班的,有领路人确实会事半功倍。

△作业批改

关于时间规划

大家都说保研是一场马拉松,考研是短跑。但实际上考研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耗人心神的过程,

做好各科的时间规划非常重要,

可以确保自己的复习节奏,按照规划一点点进步也会很大程度上缓解自己的焦虑心情。

大的计划可以规划自己从开始备考每个月大致要完成的任务,前中后期的各科大致进度,不用非常详细。

我一个自己的小习惯是,

距离考试一百天,我开始以十天为一个周期来制定计划的,细分到各科在十天内需要完成的任务,但不具体到日计划,几点钟到几点钟做什么那种。

因为考研过程我真的很焦虑,我发现如果我定死每天的时间表,我当天没有完成的话,计划被打破,或者每天好像都在循环、重复的日子,我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我个人更偏向比较灵活的方式,例如今天上午学政治,明天上午学专业课,或者我今天感觉学专业课很开心,我可能会一整天都去整理期刊论文,这种随心情去变化,可以让学习有一点新鲜感,同时心理上给自己的ddl会比较宽松,但是要在这十天内把各科任务完成。

十个十日计划后就是上考场的时间,

这个是我的经验,大家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进行即可,到最后你会发现,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稳扎稳打,就已经胜出很多了。

关于专业课

了解好自己专业的重点、参考书的重要在哪里!不要盲目进攻。例如

浙大广电专业会非常重视同学的前沿热点、期刊论文的掌握情况,

所以我在复习过程中放了很大的经历在期刊阅读和积累中,利用思维导图确定重点,并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储存。

除了重点期刊之外,目标院校老师近三年的研究方向,发表文章也都要有了解(在复试中很重要)。

专业课参考书目的梳理,我是通读之后再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会比第一遍看书就去做导图印象更加深刻。(学姐也会给同学发学姐整理好的思维导图参考哦)

△学姐整理的思维导图 广播电视的重点期刊有

《当代电视》、《当代电影》、《中国电视》

,公众号的话有可以多看

视听广电、文化产业评论、电视艺术、主编温静

这些。从公众号、期刊论文上,筛选热点文章,浓缩总结每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整合成自己的素材库。报班的同学可以跟着学姐们的上课规划进行,学姐也会定期给同学们分享专业热点的。积累够量之后就可以自己尝试进行答题(学姐会布置),规范答题习惯,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需要抓大放小的考研后期,

思维导图和自己的整理就会显示出作用,

我在考研冲刺阶段梳理出了自己认为的考试重点打印出来反复看。思维导图用来保证大面积知识的框架覆盖,

是把参考书变薄的过程;

自己梳理文档

则会对重点知识、我认为可能出题的角度

更加详细的展开

,有针对性的进行滚动复习。最后考试前要进行专业课的模考,算上壹秋的模考我一共进行了四次完整的专业课模考。

关于公共课

英语方面,

我的建议是大家还是

要结合情况,

很多经验贴将英语复习分为单词、长难句、作文几个大块。但是在英语复习过程没有专门针对长难句进行学习,是每日单词滚动+直接刷题,我认为这样更适合自己。

单词背诵:

分为

软件每日打卡(我用的是不背单词)+做题中生词难词整理两方面。

主要利用食堂等饭这样的

碎片时间

去完成背单词的任务。背单词最好不要停,

车轮滚动坚持到最后一天,否则很容易生疏。

刷题:

用的

黄皮书,英一+英二从01年开始刷,先刷阅读,

阅读可以了

再刷完型和小三门

就会轻松很多。到考前我近十年阅读一共全部刷了两遍,错的多的阅读刷了三遍。做阅读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要自己去分析自己错的原因和思路,以及对重点难句和生词的突破。你要把你的深层错误思路总结出来,譬如逻辑错误、粗心、生词、长难句翻译错误等等,标注好问题,

以提醒下一次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大家阅读做的多了就会发现自己错的都是相似题型,

阅读真题的复盘比做阅读本身更加重要。第一轮刷阅读主要求“细”,

要把文章的每个细节都弄懂,每道题的思路理解到位。这个阶段主要是量的积累。而

二刷阅读真题

是帮助我们实现质的飞跃的环节,也就是

找到阅读的解题方法。临近考试,我留了两套真题用来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学习情况,更好掌握对各个部分的时间分配。

作文:

我主要是跟的一个有点

小众老师

,叫

晶婷老师,b站可以搜到,梳理出了自己的大小作文模版,背诵+用真题实践联系。

考前对名师们的考前话题预测留意一下,做到对主题词有印象即可。

大家可以各个老师的讲课风格都尝试一下,最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一直跟下去就可以啦。

政治方面,

大家在

考研前期不用投入太多精力,

政治是一门后期冲刺性价比极高的学科。我是在

暑假期间听了徐涛的强化课,边听边刷肖秀荣的1000题,

并对错题标注,主要起到一个

入门和熟悉的作用。

开学后,开始

跟腿姐的课(很喜欢腿姐的讲课风格,但是不要迷信技巧)

,对内容进行

二轮复习

,同时用

小程序每日刷题

(我用的苍盾考研),注意积累错题。冲刺阶段,

狂背肖四肖八和腿姐预测

(有重合部分,有的up会结合两个老师给出整理后背诵版,很省精力,我参考了“研途可期”这个博主)

关于心态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也是心态战。

我在考研中后期压力太大,几乎是隔几天就会崩溃大哭一次,但是每次从晚上图书馆闭馆出来,走回宿舍的路上,冷风一吹,我就又感觉我又可以了,第二天照常图书馆报到,感觉每天都在崩塌、重建。因为考试的前三天阳了,身体状态非常糟糕,所以直到上考场的前一天我都是抱着“完蛋了,感觉这回真的考不上了”的心情,硬着头皮上的考场,但是一坐在考场里,你就会忘记自己哪里难受,会不受控制地拼尽全力去写满眼前的试卷,你所有的积淀、努力都会在那一刻爆发出来,你所有的积累会推着你往前走,所以越到后面越是千万千万不要放弃,

一定要去考场,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门考完!

如何调节心态坚持下去,

我认为最最最重要的就是

研友,好朋友,和图书馆的气氛。

有一个好研友一起彼此监督、分享进度、分享心情,同甘共苦,是一份非常非常重要的支撑的力量。还有每次学的累的时候,看到图书馆那么多的同学,大家中午都是趴在桌子上小睡一会就打开了网课视频、厕所垃圾桶永远堆满了咖啡袋子,每个人都安静地、专注地为自己努力,在楼道不知疲倦地背书,看着这些的话,自己心里也会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埋头到书里去。 希望这些备考经验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祝福大家,虽然很难,但希望大家可以把考研当作一场人生体验,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卖身契,你可以学不下去就出去走走,放风或者吃点好的、给家人打打电话,可以打游戏放松之类的,不要有负罪感,考研是个长期的事情,

整理好自己再出发其实会更高效,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身体健康,

考研中后期往往是面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

可以买个电脑支架保护颈椎,吃点叶黄素保护眼睛,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最后,祝各位明年这个时候都有好消息,“勇敢的人率先体验人生”,死死盯住你的愿景,未来的时间,行为和选择一定会令其慢慢清晰,加油!

双非跨考浙大!一战上岸!超详细版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