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经历与中西医对比

2023-08-24 16:05 作者:血液科医生谢别录  | 我要投稿


前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MDS的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

由于个体差异大,治疗需个体化,本文分享了3位患者的治疗经历,涵盖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式。

患者A

A先生在确诊MDS之前,曾经历严重的病毒感染。西医给予A先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治疗,但副作用较大,表现为疲劳、口干、便秘等。后来,A先生寻求中医治疗,采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方剂,疗效显著,血象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患者B

B女士在MDS诊断后,接受了西医的雄激素治疗(司坦唑醇),同时配合中医的补肾填精方剂。西药副作用较小,但疗效有限。而中医的补肾填精方剂有助于提高血象,改善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使B女士的血象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患者C

C女士在MDS的诊断过程中,采用了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阿扎胞苷)联合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去甲基化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血象,但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后来,C女士接受了中医的清热解毒方剂治疗,感染得到控制,血象也逐渐改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使C女士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治疗资讯

有患者问是否有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新药?近年来,针对MDS的治疗研究不断推进,最新的药物资讯包括以下几种:

维A酸:这是一种维生素A的代谢产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MDS和AML,这个药物其实不算是新药,应该是临床常见用药。它能够诱导病变细胞的分化,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沙利度胺配合用药治疗的其中一个,这算是治疗MDS的新药。对单纯5q和部分低危患者有效。长期应用常出现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环孢素。可用于部分较低危患者。

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AZA)和地西他滨。可用于较高危患者,能够减少输血量,提高生活质量,并能延迟向急性白血病转化,这是最常见的用药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 并非适用于 所有类型的MDS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 仍需要 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 医生的建议 制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经历与中西医对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