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能否打败理想成为“增程之王”?

增程市场,究竟谁才是老大?
提到增程车,我们可能更多先想到的是理想,毕竟在众多新势力中,理想凭借着增程的优势,稳居销量王座。
然而,在6月30日深蓝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提到:深蓝要成为第一增程品牌。
可以看到,这个刚刚成立一年多的品牌,野心勃勃。但肯定会有人质疑,深蓝怎么能复刻理想的成功?然而,深蓝这次,是真的有备而来。

一直以来,纯电车在续航、补能以及电池安全方面的的短板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而6月30日,深蓝在“共赴深蓝 先达未来”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上直击新能源出行痛点,以“超级增程”推动电动平权,以“深蓝智能”加速智能平权,向我们证明,深蓝想要成为第一增程品牌,绝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
深蓝的这套超级增程系统由“原力电动”和“不起火电池”组成的,而该系统也将彻底终结电动车的里程焦虑、补能焦虑和安全焦虑。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出行,又或是冬季续航打折,深蓝统统打消续航焦虑。
此外,在电池安全上,这套系统搭载的iBC数字电池管家,实现了24小时电池全方位监控,10毫秒极速报警,清空了新能源用户对于电池安全的最后一丝顾虑。而在能耗问题上,深蓝创新打造了油电、氢电双增程平台,采用全能增程器、高效发电机系统,以及自研的七合一超集电驱系统,成就了油电增程最高95%的系统效率,实现了1L油发3.3度电的超高效率。

可以看到,要成为第一增程品牌,深蓝的这个战略还是很务实的。然而,电动平权只是个开始,在下半场,智能化才是重中之重。
说起智能化,不可忽略的肯定是智能驾驶。而深蓝也将自研ADAS基础平台,它主要聚焦“城市堵车”和“车库泊车”两大高频场景,以更高的自动化率减轻驾驶层面负担。未来,深蓝全系产品将应用视觉方案和跨域融合芯片,基于大数据驱动平台和智驾算法,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大幅降低成本,实现高阶智驾的平价普及。
与此同时,深蓝还打造深蓝数字进化体。在电子电器架构、智能座舱以及软件生态方面都进行了规划,为全场景智慧出行带来科技化的普及和跃迁。

电动化与智能化齐头并进,深蓝是铁了心要拿第一。而事实上,在深蓝成立的这一年时间里,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不仅是旗下首款战略车型深蓝SL03实现近6万辆交付,还有刚上市不到一周的深蓝S7已经开启了大规模交付,实数业内罕见。
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年轻的深蓝还有更美好的未来。
深蓝汽车将全面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同时,深蓝汽车将深耕6款产品系列,以每年推出2款以上新产品,三年共计推出12款以上全新及改款车型的强有力节奏,构建更加强大的产品矩阵。未来三年,深蓝汽车还将打造全球化车型,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加速出海东盟与欧洲等海外重点市场,向150万辆销量的长期目标迈进。

写在最后
这次发布会也向我们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深蓝在增程市场想称王,绝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虽然对手是理想,但深蓝也丝毫没有退缩之意,前几天上市的深蓝S7就是最好的证明。
深蓝S7无论是看价格、还是产品力,都能成为增程市场“搅局者”的存在。其身上的价格优势,也正是理想无法触及的。
其实早在3个月前,深蓝就已经独立于长安运营。但此次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深蓝是长安的孩子,长安会全方面支持深蓝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在成为“增程之王”的这条路上,深蓝依旧可以背靠长安这棵大树,而这一点,恰恰也是理想没有的。
这些年,传统汽车厂商在智能化上的缺失,也恰恰给了新势力们发展的空间。虽说深蓝有着长安的加持,但它并不不需要遵循传统车企的条条框框,它是自由的。随着深蓝S7的交付,也随着深蓝品牌战略的发布,在这场新能源淘汰赛中,深蓝或许能再往前多走一点,成为第一增程品牌,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