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理念为什么不可变?
管理者的理念,就是决策的一个常数,所以你不能变来变去。老板的观念、原则变来变去的话,你的干部就傻眼了,最后他样样听你的,样样听你的,你就变成了独夫,那你就非常危险。当一个人到了听不到任何信息的时候,这个人就完蛋了。
道,它是智慧的层次,它无形无影很难琢磨,甚至你可以说它是空洞的。不像知识那么明确、条列化,而且可以反复地实验,道有时候没有办法反复实验,因为它都在变,你怎么反复实验?
你这个人相处很好,你用这套方法和别人相处最后效果是不好的,因为他是他,他是他,两个人是不一样的。
管理的根本就是这种相当虚幻的、近乎空洞的原则,我们所做的决策才是实的。理念是虚的,决策是实的。
同样的数据,几个老板来判断,结果不一样,他一看这风险这么大,不能做,另外一个看觉得这个风险很小。20%的风险到底算大还是算小?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有的人觉得20%,哪一个不是20%?这是最起码的吧,这种都不能干,那还能干什么?对呀。还有人觉得20%不行啊,这太大了,也对,都对,怎么讲都对,它是相当主观很不客观的东西。
管理哲学能不能固定,我不相信哪一个人敢把你的决策要领写的很具体。一固定下来,你就没有办法做依据了,因为环境是变的,所有人事地物都在变的时候,你怎么可以原则不变?原则本身也是变的,那变了什么叫原则?这是我们将来讲到经权之道的时候,要很深入去了解的。
有的老总上午讲一样,下午讲一样,我们叫朝令夕改。老总上午讲一样,下午就一定要讲一样,那他就是就是固执己见了,怎么做都不对。中国人就是话分两头最厉害,就是一阴一阳,两个一互动起来,你就天下大乱了。
没有一定的轨道,但西方人偏偏有一定的轨道,你看怪不怪,可见他适合环境很稳定的时候,环境一变动他就糟糕了,就准备要衰弱了。
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以虚控实。把管理科技应用的更有成效,所依赖的就是这套很虚的,隐隐约约存在,它永远不可能讲的很具体、很清楚的管理理念。
把自己的理念来当做最高的指导原则,根据这种常道,然后你去调整、变革,你才有依据,我们把它总结一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宗不能变的,你变了之后连根本都变掉了,那你在干什么?
把自己的经营理念确立起来,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没有办法很具体化,任何东西到了非常具体的时候,它就失去弹性了,它就没有应变了,最后就害死自己,把自己捆绑的死死的,我们要有根据,但是不能把自己捆得死死的。
我们根据这个常道,经常去应变,就会越变越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