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光电的一些总结和看法
目前为止,风光电还不能为电网的调峰提供关键作用,所以又被称为垃圾电。风光是季节性和时间性很强的资源,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它们无法随时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以风电为例,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风小,没办法提供电力,用电低谷的晚上风大,又能产生较多的电,但是电网上的电是没法储存的,发多少电就得用多少电,不然就白白浪费。所以没办法用于调电,也就是调节供电大小。目前用于调节供电大小的主力军还是火电。比如说现在的总发电是1000万瓦时,用电高峰时需求量是1100万瓦时,那多出来的100万瓦时就由火电来提供,把火烧大点,用电低峰时就停机轮。那为什么不用其他方式来调电呢?水电不好上调,特别是在冬季,水就这么多。核电不安全,每调一次都有风险,用核电调电是要命的,所以核电一般作为基核电源,比如最低用电是600万瓦时,那核电就供电500万瓦时。风光电的上调也是受限的,风就这么大,太阳就这么大,不可能说弄两个太阳出来,而且风光电一般也不下调,下调没啥成本,经济效益不高。所以还得靠火力发电。当然这也并非不是没有解决方法,目前新兴的储能就是一个途径,在用电低峰,将多余的电以电化学的形式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再向电网供电,能很好的解决风光发电的逆昼夜发电的特点,但是由于目前电池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所以发展缓慢,但是风光电配合储能电站这个概念是未来的一大热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比较火的一个概念就是,在用电低峰的晚上,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将电存储在车上,实现电网的调峰功能。其实,储能的另一个火的因数也和目前发展火热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几千次的循环过后,性能和容量都会下降,无法再满足汽车的续航和动力需求,这些电池将在汽车上退役,但是储能电站对电池的要求不高,能用就行,所以这些退役的电池能在储能电站中继续发光发热,也就是梯次利用。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未来退役的动力电池是数以万计的,直接报废回收这些电池,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污染太大,储能电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了,当然也是我目前的研究方向,循环后的老化电池更可能出现析锂,导致内短路,进而引发起火爆炸。所以梯次利用的安全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仍亟待研究。
另外是为什么水电大省四川会缺电,而且还往外送电。三峡水电站或其他的水电站虽然在川渝,但是它的所用权和支配权在国家。在当初建水电站的时候,就是国家战略,是国家投资建立的,并不是省内出资,所以水电站即不属于重庆也不属于四川,而是全国的一盘棋,因此其电力分配是全国范围内进行规划和决策的。而且很多水电站也并没有建设向四川省内供电的线路,设计的线路都是向东送的,即使掐断了上海的电,也没办法解决省内电力短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