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4.4 分封制

2023-03-28 11:2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4、分封制


  我国奴隶社会分封诸侯、世袭爵位的制度,它是在奴隶制经济和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天子[1]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把城邑、土地连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分封给他的亲属、臣下去统治。得到封土的“诸侯”,在他的领地上建立诸侯国,掌握着统治大权。诸侯除听从天子的命令外,还要定期朝拜天子、进贡珍宝财物等。发生战争时,天子有权调用各诸侯国的军队。在诸侯国中,诸侯又按不同等级将土地连同奴隶分封给大夫、士去统治。这样就形成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封土和爵位是世袭的,但天子握有废封的权利。历史上所说的“封国土、建诸侯”,“天子经略,诸侯正封[2],古之制也”[3]。就是指的这种分封制。

  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对广大奴隶进行残酷的统治压榨,并造成全国割据、分裂状况,成为新兴地主阶级发展的严重障碍。经过长期的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斗争,分封制逐步瓦解。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终于废除了分封制。

  分封制被郡县制代替是历史的必然,尽管被剥夺“世卿世禄”特权的奴隶主贵族不甘心自己的灭亡,一再跳出来妄图复辟,但总是碰得头破血流,以失败而告终。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初,丞相王绾和以淳于越为代表的一伙反动儒生鼓吹复辟分封制,遭到廷尉李斯的坚决反对和秦始皇的坚决镇压。秦始皇死后,以赵高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复辟,公开主张恢复六国的分封制,遭到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坚决反击。在推翻秦朝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六国旧贵族乘机起来割地称王,实行复辟,项羽自称西楚霸王,推行分封制,结果落得自刎乌江。西汉初期,以刘濞为首的诸侯王,坚持分封制,发动“吴楚七国”的叛乱,也很快就被汉景帝镇压下去。教员指出:“凡属倒退行为,结果都和主持者的原来的愿望相反。古今中外,没有例外。”[4]两汉以后,从魏、晋到唐、宋,一些反动儒生适应地主阶级保守派和封建割据势力的政治需要,一再鼓吹分封制,攻击郡县制,遭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有利驳斥。唐朝柳宗元写的《封建论》、明清之际王夫之写的《秦始皇》,都是批判分封制,维护郡县制的战斗檄文。


注:

[1] 国王。

[2] 天子掌握全国疆土,诸侯接受封疆。

[3] 《左传·昭公七年》。

[4]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96页。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4.4 分封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