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资治通鉴》导读答案
1、“史学两司马”指的是?
“史学两司马”指的是?()
A、司马迁、司马光
B、司马迁、司马相如
C、司马相如、司马光
D、司马相如、司马懿
答案:A
2、《资治通鉴》属于哪种史学体裁?
《资治通鉴》属于哪种史学体裁?()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纲目体
答案:B
3、以下哪个不属于宋太祖结束武人政治的策略?
A、收夺武将权力
B、加强对财政的管控
C、鼓励武将饮酒
D、加强禁军力量
答案:鼓励武将饮酒
4、赵匡胤称帝之前是什么身份?
赵匡胤称帝之前是什么身份?()
A、北汉禁军将领
B、地方军阀
C、北汉宗室
D、后周禁军将领
答案:D
5、科举制从哪个时代开始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途径?
科举制从哪个时代开始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途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C
6、与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统治者在政治上更注重和哪类群体结盟?
与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统治者在政治上更注重和哪类群体结盟?()
A、文人
B、武将
C、外戚
D、宦官
答案:A
7、以下哪部书,不是编纂于宋太宗时期?
以下哪部书,不是编纂于宋太宗时期?()
A、《太平广记》
B、《太平御览》
C、《册府元龟》
D、《文苑英华》
答案:C
8、在被定名为《太平御览》之前,这部书叫什么?
A、《太平广记》
B、《太平寰宇记》
C、《文苑英华》
D、《太平总类》
答案:《太平总类》
9、以下关于《册府元龟》的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是一部长达千卷的大类书
B、和《太平御览》一样包罗万象
C、是宋初四大类书之一
D、编成于宋真宗时期
答案:和《太平御览》一样包罗万象
10、关于《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的关系,下列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资治通鉴》是《册府元龟》的续编
B、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看,《册府元龟》的编纂可以被视为是《资治通鉴》成书的铺垫
C、两部书都曾初名《历代君臣事迹》
D、两部书都致力于以史为鉴
答案:A
11、梁启超称《资治通鉴》为“皇帝教科书”。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正确
12、五代时期的混乱可溯源至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
五代时期的混乱可溯源至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 ()
答案:√
13、在唐朝,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做官。
答案:错
14、《册府元龟》的特点与宋真宗作为继承型君主的身份有很大联系。
答案:正确
15、《资治通鉴》没有提到杜甫的姓名。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错误
16、为宣传宋真宗认真读书的事迹,宋代文臣编造了“苍鹤来朝”的故事。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17、对现状的思考会影响司马光看待历史的眼光。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正确
18、苏轼首先向世人讲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答案:错
19、《资治通鉴》所有编修工作是从宋英宗继位以后才开始的。
答案:错误===
20、《资治通鉴》大部分内容是司马光居住洛阳期间定稿的。
《资治通鉴》大部分内容是司马光居住洛阳期间定稿的。 ()
答案:√
1、从宏观的角度,试阐述《资治通鉴》与现实政治环境的关系。
答案:【计分规则】: 宏观政治文化背景,宋初文治导向的确立
1、司马光为什么要在经筵上讲“萧规曹随”的故事?
A、宋神宗对汉朝的历史特别感兴趣
B、司马光认为曹参的做法不对
C、借助这个故事规劝宋神宗谨慎对待变法
D、讽刺王安石象曹参那样无所作为
答案:借助这个故事规劝宋神宗谨慎对待变法
2、吕惠卿为什么在经筵上强调儒家经典中关于“变”的内容?
A、帮助宋神宗认识历史规律
B、附和司马光的政治主张
C、展示王安石的研究成果
D、说明变法的合理性
答案:说明变法的合理性
3、吕惠卿对汉代历史的认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与司马光的观点截然相反
B、肯定了“萧规曹随”的历史意义
C、认为萧何已自变其法,以证明变法的合理性
D、指出汉惠帝时有变法的事实
答案:肯定了“萧规曹随”的历史意义
4、关于司马光在经筵上讲述“啬夫利口”这一故事的目的,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规劝宋神宗远离类似于“啬夫”的官员
B、讽刺吕惠卿说话不利索
C、暗喻吕惠卿等人为浮华奔竞之徒
D、司马光认为口才和真正有益的治国能力不是一回事
答案:讽刺吕惠卿说话不利索
5、司马光为什么针对吕惠卿,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吕惠卿是王安石的重要助手
B、司马光认为吕惠卿是小人
C、吕惠卿是新法的积极推动者
D、吕惠卿反对编修《资治通鉴》
答案:吕惠卿反对编修《资治通鉴》
6、下列关于司马光和王安石关系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下列关于作者、作品、文中涉及的人物搭配错误的是()
A.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
B.斯——《谏逐客书》——秦王
C.柳宗元——《张中丞传后叙》——许远
D.密——《陈情表》——晋武帝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C
7、以下哪个不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理财的理由?
A、理财的本质是盘剥老百姓
B、历史上有沉重的教训
C、富有,不需要理财
D、理财会导致官民之间财富分配失衡
答案:富有,不需要理财
8、以下哪个不是司马光反对官府推动经济改革的理由?
A、官员会把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
B、官府人手少,不便于法令推行
C、改革将成为官员博取政绩资本的手段
D、担心官员把应由百姓自主决定的问题变成强行摊派
答案:官府人手少,不便于法令推行
9、以下关于“青苗法”,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是王安石新法重要内容之一
B、王安石试图通过排挤富民来为和贫民获利
C、吕惠卿反对“青苗法”
D、苏东坡反对“青苗法”
答案:吕惠卿反对“青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