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童年与少年
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马路上走着,路两边是高高大大的槐树,在小孩的记忆中国槐树一直长在这个村子里。
太阳很毒辣,蝉叫得很大声,小孩只想去找人玩,“听说李四家的老母狗又生了狗娃我要去看看,”小孩心想。小孩的号召能力不错,很快在这大夏天的召集了一群小孩,每个人都兴冲冲的去李四家里看狗娃。刚出生的小狗一身绒毛,眼睛还没睁开,狗妈妈的性格很温顺仅仅用眼睛瞧着这一群人。小孩把众人带到她家,小孩家的老母狗也生了一群小崽崽不过它们满月了会走路吃东西了。每个人用板砖给小狗搭了一间屋子还把五颜六色的剪纸剪成他们认为好看的形状贴在屋子上,然后把小狗抓到自己的手中用不用的布料戳俩洞套在小狗身上把布料剪成合适的长度原来,一件衣服便做好了。小孩知道小狗们一旦长大会被送出去的,他问小伙伴们谁要养他们,小伙伴们都同意养它们,小孩把有限的小狗分给了众人。
小狗有家了,把狗送出去后,每天放学后小孩便和朋友们去看狗狗们。有一天,小孩组织小狗回娘家,小狗在小孩家待了一晚上第二天就不见了,小孩看着老母狗小孩知道老母狗这是在表示抗议。小孩心里酸酸的。
小孩一天天的长大性子变得越来越宅,小孩的父母给小孩买了很多书,小孩的第一本书是从姐姐手里传下来的《安徒生童话》,小孩逐渐喜欢上看书了,小孩喜欢书中有趣的故事,小孩还知道父母很支持自己看书,无论书多贵父母总是会给自己买。
有一年秋天,小孩的母亲从同村生猫娃的家里逮了一直黄白相间的猫,小孩很喜欢那只猫。小猫的性格很倔强,母亲怕它跑了便把它拴在了院子里,小猫总是喵喵叫个不停,声音凄厉,小孩很怕所以她从不敢去那只猫身边顶多是把食物远距离抛给那只猫。小猫挣脱绳逃到了堆满木柴的地方。每天都凄厉的叫着,小孩的母亲听着心烦便拿着很长的竹竿想把小猫捅出来打它,小孩很害怕但还是站到母亲面前张开双臂,不让母亲去打小猫(我现在就感觉可不思议,自己小时候对待生命这么的尊重与勇敢),母亲果然停止了打小猫的动作,最后小猫离开了这个地方。
日薄西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孩正和邻居姐姐一起写作业,小孩听到了一阵喵喵叫的声音,小孩连忙顺着声音跑出了院子在犄角旮旯里看到了脏兮兮的小猫,小孩连忙回家把面包和水放在小猫面前。晚上小孩惊奇的发现小猫怯生生的缩在院子里的一角,母亲把鸡蛋面条挑给了小猫,小猫吃得很香,母亲怕小猫又跑了又把小猫用绳子栓住了。过了几天小孩试探性得走到那只猫的附近,发现小猫没有叫,小孩又胆大的把小猫的绳索解开了,小孩拽着绳索的一端带着小猫在院子的溜达,小猫很配合,但当小孩到锁猫的地方,小猫表现的异常抗拒。小孩用剪刀把锁猫的绳子剪掉了,小猫嗖得一下窜进了堆满木柴的地方。无论小孩怎么喊小猫都不出来,小孩无奈的进屋了。
小孩的学校发了好多好吃的,小孩从别人那知道是大老板赞助的。小孩抱着一堆零食回家了,小孩把牛奶倒给小猫了。小孩站得远远的等待小猫出来,小猫闻着香味出来了。小猫和小孩的关系因为食物渐渐缓和了不少。小孩给小猫起了个名字叫“咪咪”,这是小孩养得第一只猫,小孩养它很用心,小孩总是把好吃的偷偷留给小猫一口。在养这只猫的时候小孩形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吃完饭就会在最后在含一大口饭菜在嘴里然后吐给小猫吃。小孩知道母亲不想把食物喂给小猫。
小孩的童年太美好了,美好的就像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