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哭了!小萝卜头8岁牺牲,一生没出过监狱,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

2023-02-26 22:19 作者:久梦you  | 我要投稿

痛心!小萝卜头8岁牺牲,一生没出过监狱,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

1949年重庆解放后,最小革命烈士,8岁的小萝卜头的遗骸在松林坡被挖掘出来,已经开始腐烂。他的双手紧紧攥在胸口,掌心里还有一个磨秃了的铅笔头。在场的人看到这个情景,无不痛哭失声。

小萝卜头是从1941年开始来到重庆白公馆的,当时还是个没断奶的8个月大孩子,他大名宋振中,乳名森森。父亲叫宋绮云,母亲叫徐林侠。

宋绮云和徐林侠都是共产党员,由于宋绮云不幸被捕,徐林侠也带着孩子被蒙骗而关进这个暗无天日的牢房里,从此,小萝卜头就像被折断翅膀的鸟儿,再也没有飞出去过。 小萝卜头跟妈妈被关在一楼的女牢房里,这里低矮、潮湿,便桶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而吃的都是馊掉了的发霉米糠和烂白菜叶子,有时还能看到汤里的老鼠屎。 妈妈没有奶水,森森饿得嗷嗷直哭,只能喝点汤水。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生长发育都不好。6岁的年纪,却还不如普通孩子3、4岁的个子,瘦弱的身躯上顶个大大的脑袋,于是狱友们怜爱他,给他起了个名字“小萝卜头”。

大家有口好点的饭菜,都会扒拉出来给这个可怜的孩子补充点营养。虽然生长在恶劣的环境里,小萝卜头却受到了很好的品质教育和革命教育,因为他的爸妈都会给他讲述革命同志斗争的故事,培养他坚强的信念。 小萝卜头很有爱心,有一次狱中关进来一个叫胡春浦的同志,他患了严重的胃病,吃不下糟糕的牢饭,直疼得在地上哼哼打滚。小萝卜头从门缝里看见了,忙告诉他的妈妈,徐林侠马上用打苦功挣来的挂面给他煮了一碗,送给他吃。胡春浦边吃边流下热泪,体会来自狱友们的温暖。

小萝卜头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有一次一个女看守员拿了一块糖给对他说:“阿姨给你一块糖,你把妈妈和其他人说的话告诉我好不好?”小萝卜头睁着大大的眼睛想了又想,说:“你是坏蛋,我不相信你!” 但是,他从来没吃过糖,巴巴地问妈妈:“妈妈,糖是什么滋味啊?”妈妈流着泪用手指蘸着一点盐巴到他嘴里说:“这就是糖!”小萝卜头不解,但仍重重地点点头。 随着小萝卜头一天天长大,宋绮云和徐林侠向看守们提出一个请求——让孩子读书。但是看守们没有答应,在狱友们的绝食抗议之下,小萝卜头终于得到读书的机会,由一个叫黄显声的爱国将领担任他的老师。

没有纸没有笔,也难不倒这对师生,黄老师用削尖的树枝一笔一划教小萝卜头在地上写字,给他讲中国的历史、地理,描绘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文化。 小萝卜头学得十分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好几十个字,会背30多首古诗。狱友们把节省下来的草纸,给他钉了一个小本子,妈妈用一块破布料缝一个小书包,黄显声送了他一截短短的铅笔,小萝卜头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小学生了,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截铅笔,他可舍不得用,平时写字用树枝,只有写作业时才拿出心爱的铅笔,虔诚地写在本子上。他一笔一划地写着:“我爱我的国家。”

小萝卜头识字之后,成了狱中党组织的信息传递员,负责在开会时放哨和传递小纸条。因为敌人对他看管得比较松,他就多次帮助大家把外面的消息传递进来,鼓舞大家的士气。 后来,小萝卜头还立下了大功。因为牢里有个外号叫“疯子”的同志,是大家推选出来越狱后,传递牢里信息给组织的人选,但是他没有监狱的地形图和敌人兵力布防图。 小萝卜头借着上课的机会,将图纸卷好,塞在袖筒里,骗过看守的眼睛,再传递给了“疯子”,帮助他成功逃离了牢笼。 “嘿!你真是个能干的小伙子!”大家都纷纷表扬他,小萝卜头可高兴了,虽然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这里的作用有多大。 就在大家以为能盼来营救的曙光时,厄运却先降临了。1949年9月,国民党秘密下达处决令,小萝卜头和他父母被带走了。 卫兵们将他们带到重庆的戴公祠看守所警卫室,有一个看守用双手紧紧扼住了小萝卜头的脖子,他的脸憋得青紫,随后被一把匕首刺进了身体里,就这么失去了年幼的生命。

一家三口的尸体被当场掩埋,为掩盖罪恶,特务们还在上面浇灌了厚厚的一层水泥。直到三个月后,特务们交代了地点,组织才将他们一家人挖掘和安葬。 当小萝卜头的尸体被抬上来时,他的手心里还紧紧攥住他最心爱的那截铅笔,舍不得松开。在场的人无不失声痛哭,心疼不已。 小萝卜头最向往的就是自由,他喜欢窗口那几只小麻雀自由的飞翔。他听一个叫李碧涛的小姐姐讲外面世界的精彩:好多小朋友一起坐在教室里读书,街上各种好吃的东西,还有站在白布上表演的小人儿(电影)……

可是,8岁的他永远不可能再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了,他躺在冰冷的地下,听不到枝头的鸟叫。 小萝卜头牺牲的时候,距离新中国成立只有短短的24天。他为这个心中向往的新世界写下的那几个字,做过的一件件事,永远留在我们的心底。 小小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哭了!小萝卜头8岁牺牲,一生没出过监狱,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