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军专家分析:如何吸取乌军无人机作战教训?以赢得未来台海空战

2023-03-12 11:08 作者:包明说  | 我要投稿

已经持续了一年的俄乌冲突给世界各国的军事机构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其中商用无人机的广泛使用是几乎所有人都关注的焦点。以中国大疆公司的产品为主的商用无人机在敌方的防空系统和敌机的下方飞行,很难被发现和击落,能为己方地面部队提供远达10公里范围的情况侦察,甚至可以直接为炮兵指示目标和进行射击校验,在装备到排一级单位,甚至装备到班组之后,给战场形势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美国军事专家马克西米利安·布雷默和凯利·格里科甚至给依赖商用四旋翼无人机的地面战术起了个专有的名字:空中拒止(air denial),并主张美国空军将其作为“核心任务”。但是这种想法受到其他美国军事专家的批驳,认为这种战术对中国无效。


美国军事网站《岩石上的战争》在2月28日发表专家文章,认为美国不应该把以廉价的导弹和无人机为中心的未经过验证的“空中拒止”战术作为威慑战略的核心,这种战术可能对像台湾这样较弱的防御者有价值,在近距离作战上有意义,但是美国军方的作战概念和技术,包括下一代作战无人机必须是量身定制的,因为美国军队要求远距离投射力量,以击败像中国这样适应性强、技术先进的对手。美国空军需要的是一种有人和无人飞行器混合的作战能力,可以从远距离到达中国武器系统的射程范围内作战。


布雷默和格里科认为美军现在的战术太复杂而且成本太高,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先进的有人驾驶战机的成本不断上升就证明了这一点。维持这样一支部队在财政上是很费钱的,甚至可能会为对手创造机会,比如中国可以在和平时期不断地、间歇地制造紧张局势,使得美国在亚太地区维持军力的经济和政治成本高到无法持续。因此可以采用“空中拒止”战术,在美国“盟友”的主权空域里建立一个“空中雷场”,用数千架无人机、低空飞行的导弹和游荡弹药,与高射炮、电子战系统和肩射导弹协同作战,以阻击来袭的军事力量。

《岩石上的战争》认为这种战术的主要问题是,现实并没有证明这种战术有效。乌克兰没办法阻止俄罗斯占领其领土,也无法防止它的基础设施受到攻击,“空中拒止”战术的另一个弱点是忽视了力量投射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核心作用,似乎可以减少对力量投射和空中优势的需求,有利于以防御姿态争夺空域,但用这种方法对付像中国这样的对手来说并不一定会奏效,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并积极推行自己的智能“蜂群”消耗战。


美国空军、兰德公司以及米切尔研究所的分析表明,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无人机最重要的特点是生存能力,需要深入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作战,一种方法是制造和部署大量的低成本、可消耗的无人机,另一种方法是建造隐形无人机。而航程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也许对乌克兰来说能飞行几公里的短程商用无人机就够用,但美国需要从日本或者关岛的基地派无人机飞抵台湾海峡,可能需要1000海里甚至更高的航程。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认为美军必须为“大国竞争”打造更高端的无人机,而不是像乌克兰那样大量使用廉价的商用无人机作战。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中美对抗的规格要比俄乌冲突高得多。但是对我们来说,台湾就在家门口,我们完全能用高低端无人机混合作战的战术来对抗美军,即有美国空军的那种高端无人机,也可以使用大量低端、短程无人机作战。这恐怕就是美军难以应付的局面了。无人机大规模作战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我们在制定战术的时候不应该拘泥于某种范式,应该吸取世界各地冲突中的经验,打开思路进行摸索,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美军专家分析:如何吸取乌军无人机作战教训?以赢得未来台海空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