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练狠辣的吴敬中咬人不露齿:他已经判了李涯死刑,为何还一连两次要取余则成性命?

“咬人的狗不露齿。”这是“军统六哥”、“鬼子六”、“风筝”郑耀先评价他特工同行的一句话。
其实郑耀先也不必太过郁闷,在他们那一行,牙龇得越长,死得就越快,只有像毛人凤那样的笑面虎才能笑到最后。
郑耀先锋芒太露,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秀于群言必毁之,像他那样能力出众而不知收敛的高级特工,不可能有詹姆斯邦德或约翰兰博那样的好运气,最后被三方追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也是应有之义。

郑耀先的行事风格跟军统局本部少将处长、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云南游击总司令部中将司令官沈醉一样,都是太年轻、太嚣张,戴笠活着的时候还好,戴笠一死,就被毛人凤玩儿得死去活来:从局本部一脚踢到即将易帜的云南,还严令他不得离开,就是要把他埋在山清水秀的昆明。
三四十年后,特赦并恢复起义将领身份的沈醉,还在回忆录中恨得咬牙切齿:“我曾帮助毛人凤把郑介民挤出保密局,由毛当上了局长。毛人凤则过河拆桥把我从局本部挤出去,像充军一样把我弄到云南去。我几次准备干掉他,但考虑到报私仇会影响公益,没有适当的人能接替他,才没有动手。”
与郑耀先和沈醉截然相反,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则显得深沉老练许多:他跟军统局最后一任局长、保密局第一任局长,后来晋升为国防部次长的郑介民是同学,跟即将接班的蒋建丰关系更近——他们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同班。
虽然有两位(不止两位,军统局至少有十个上校和少将是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后叛变的,沈醉回忆录中有名单)超级大佬做后台,但是吴敬中一直对戴笠和毛人凤保持尊敬,既没有跟着郑介民拆戴笠的台,也没有在毛人凤上位后表现出不恭,反而把从中统季伟民家里抄出来的两大车赃物都送到了南京保密局总部。

按照规定,那两车赃物,天津站可以留下一车作为活动经费(当时对抄没日伪逆产有明确规定,只需上缴一半,另一半奖励有功人员),但是吴敬中全数上缴,既扫了中统叶秀峰的面子,又让毛人凤发了一笔小财——谁都知道,毛人凤能入账一车就算对得起保密局了。
吴敬中从来不在戴笠、毛人凤面前放肆,谁当局长就听谁的,不选边、不站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于是戴笠跟他比较亲近,毛人凤对他比较信任:吴敬中认为余则成应该晋升中校、副站长,毛人凤满口答应;李涯想晋升上校,报告打到南京不批,那肯定不是余则成一个人动手脚,老吴肯定在背后敲了毛人凤的边鼓。
吴敬中的上层关系处理得极好,对付手下那四个中校,也是游刃有余:他先是利用陆桥山把李涯逼上绝路,又利用李涯整垮了陆桥山,最后卖了郑介民一个面子,放了陆桥山一条活路——即使余则成不说情,吴敬中也不会真的枪毙陆桥山,那样做,老同学郑介民的面皮须不好看。

马奎和陆桥山都被吴敬中不动声色地收拾掉了,其实吴敬中要做掉马奎,陆桥山是知情的,吴敬中要弄死陆桥山,李涯也是参与了的,在马、陆二人被处理掉之后,吴敬中也没有让李涯和余则成相安无事,这一点《潜伏》说得很清楚:“他其实很愿意看到两个部下的这种争斗,吴敬中很清楚其中的玄机(军方在陆桥山被狙杀现场,抓到了李涯一个带枪的小特务,并交给余则成审讯,吴敬中知道余则成一定要用尽酷刑,拿到对李涯不利的口供,把黑锅扣到李涯头上,李涯也知道余则成的想法,所以心急火燎地请吴敬中命令余则成停止审讯),他是在为余则成争取时间,如果余则成能拿到口供,他再出面息事宁人,李涯就死死地握在他的手里。”
余则成拔掉了电椅上小特务的指甲,然后扯过血淋淋的那只手,在他编造的口供上按了手印。从那小特务拼命挣扎的动作上,读者诸君自然能分清口供的真伪,以及对李涯的危害有多大。

余则成拿到了“李涯派人狙杀国防部上校特派员陆桥山”的口供,吴敬中将其郑重锁进了文件柜,咔哒一声锁响,李涯就已经被判处了死刑,至于什么时候执行,那得看吴敬中的心情和需要。
李涯不是个省油的灯,工作努力却一事无成,办砸所有的事情,还想晋升上校,甚至威胁要到南京“告御状”——他要告的是余则成,也是吴敬中,从那一刻起,吴敬中就已经动了杀机:你把余则成定为峨眉峰,我岂不成了罩着他的雪山?
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吴敬中就像深藏不露的雪山,峥嵘与峰棱,都藏在波澜不惊的冷面之下,一旦他动了杀机,李涯吹灯拔蜡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吴敬中坚决不过问“黄雀计划”,就像毛人凤不让沈醉离开昆明一样,要把李涯死死地按在天津,只要他稍稍给余则成透露一点消息,李涯和他那帮小黄雀,最后都得被抹上甜酱、撒上辣椒孜然。

无论如何,吴敬中都不会让李涯活的太久,因为李涯是天津站最后一个怀疑余则成是峨眉峰的特工,只要李涯活着,余则成和吴敬中就等于一直坐在火山口上。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要笑了:李涯是最后一个怀疑余则成的,那吴敬中呢?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吴敬中并不怀疑余则成是峨眉峰,而是早已认定余则成就是峨眉峰。
吴敬中说莫斯科中山大学出来的留学生,在军统临澧特训班当过情报教官,中苏情报所当过科长,在军统西北区、东北区都当过区长,跟程一鸣、沈醉、文强过从甚密,他的特工职业水准,在军统局也属于超一流,李涯和余则成那点小把戏,他闭着眼睛都能看穿。
吴敬中之所以“力保”余则成,其实也是为了自保。在马奎指认余则成是峨眉峰的时候,吴敬中要保住戴老板的面子,也要保住自己的帽子,他已经做好了让余则成和马奎同归于尽的打算。

余则成的行动能力一般,如果被逃亡中的马奎碰上,肯定是十死无生,然后他再将“杀害余则成”的马奎乱枪击毙,那就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余则成因公殉职,要大加表彰;铲除“峨眉峰马奎”,又是天津站大功一件。
吴敬中故意去找马奎那红杏出墙的媳妇,已经预料到马奎会偷偷潜回并对左蓝和余则成下手,如果余则成去阻止马奎与左蓝见面,那就坐实了余则成的身份,在击毙马奎的时候,吴敬中肯定会授意手下有几枪“打偏”,并且偏到了余则成头上。
军统的行事风格,一向是宁肯错杀不可错放,有嫌疑的余则成,对吴敬中来说,已经是必须考虑铲除的目标,如果能借马奎之手完成任务,那也未尝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吴敬中知道马奎就潜伏在附近,却要把左蓝和余则成逼到墙角,这份老练与狠辣,真不在笑面虎毛人凤之下。

余则成涉险过关,然后就为吴敬中弄来了玉座金佛和斯蒂庞克,成了吴敬中眼中的招财童子和可用之才,但是到关键时刻,吴敬中并没有打消除掉吴敬中的念头。
当保密局中高层将校只剩下吴敬中和余则成之后,“谁是峨眉峰”已经不是问题,这就等于考博士后五加五是否等于十一样,答案是写在试卷上的。
吴敬中已经确定余则成就是峨眉峰,于是他最后一次设了个死局:派遣三个黑衣大汉,不说来意先缴余则成的枪——如果余则成在掏钱的时候反抗,三角站位的三个特务,肯定会将余则成当场格杀,然后一把火将余家一把火烧光,鸡窝里的情报,也会跟余则成一起化为灰烬,那时候天津的峨眉峰事件就会彻底翻篇儿,老吴就可以放心地抱着玉座金佛、提着装有金条美钞的小箱子,跟夫人梅姐过上后顾无忧的美好生活。
吴敬中不是善男信女,也不是比峨眉峰潜伏更深的雪山,他实际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心机深沉手段毒辣的老特工,能威胁到他的安全、对他用处不大的部下,他杀掉三五个,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睿智的读者诸君细看史料和电视剧,肯定对吴敬中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在您看来,吴敬中是什么时候确定余则成潜伏者身份的?如果余则成对吴敬中的站长宝座和身家性命构成威胁,会不会像马奎、陆桥山、李涯一样,被吴敬中驱入必死之局?吴敬中两次试探,如果余则成举止失措,会不会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