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钢琴课前都感觉没练好到底应该请假还是硬着头皮上?


没练好的程度界定和原因,以及上课的收获和后续的变化,其实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成人学生和小朋友又有些不一样,成人学生整体自驱的执行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当然成人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小朋友即使自己是愿意的,但是在日常练习坚持的过程中也需要训练孩子的毅力和恒心,以及面对困难时不会退缩的心态和逐步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所以每周上课是对新内容的学习训练,也是回课内容的检查,是督促,也是规律的动力。
说说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情况和解决办法。
没练好的界定程度和原因:
1. 因为高要求而产生压力
部分成人学生的自我要求是比较高的,虽然在学习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达成标准的阶段和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但是容易参照一些演奏视频呈现出来的效果作为对比标准,这样可能对个人还在基础阶段的演奏能力和呈现造成的压力比较大,会产生一些我没练好的感受。

2. 难度上阶梯时产生
还有一种是面对难度有所上升的阶段,想要达到原有低难度曲目同等水平的过程中,发现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但是达到的效果还没有同等质量,就会比较懊恼,觉得尽力了,但是没练好,并且上课前可能还会先给老师打预防针。

3. 时间安排和练习效率有问题时产生
还有一种那就是当周没有好好完成练习,无论是练习时间不够或者是练习效率不高,应该达成的曲目未练或者没有达成相应目标。会觉得“完蛋了,要上课了,没练好......”

针对以上3种情况的解决办法:
如果是自我要求较高,其实对于学习来说是比较好的,但是也要随着学习过程的了解给适度降压,所以每周上课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了解学习进程和每个阶段的标准要求的过程,更清晰的知道以后,也能增加阶段性练习的实际认知和信心,避免揠苗助长式的消磨。

2. 如果是在上难度的过程中产生,也是正常的,因为难度梯度提升,伴随着练习方法要进行同步升级,不然就很容易事倍功半。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每周上课一方面看练习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穿透,另一方面针对薄弱点进行训练,还有沟通学习的练习方法和效率及进行有效指导和调整。

3. 这种因为没好好练习而想请假的情况,建议尝试一次,从目前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馈来看,就会清醒的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结果下周还是没好好练,所以它不会成为动力,反而会成为一推再推的退路。多来几次有可能就要面临半途而废的窘境了。所以按时上课很重要,因为没有退路,所以会有效地推动每周的练习,刚开始也许练习过程中会有挣扎会有情绪,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习惯就好了,并且不练琴还感觉今天少做了什么,会有挣扎,睡不踏实。并且真的想要学的学生,也都是提前做好思想和时间准备的,不乏过程中有遇到工作比较紧张的时候或者出差的时候,提前做好沟通和上课时间的补课或者调换即可。

越不上课,越难练,越怕上课,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然后半途而废,那么前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都打水漂了,时间一长大幅退步或者退回原点,就有点不划算了。

综上所述,好好上课吧,这种学习的规律和钢琴水平提升的加速度是密切关联的!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可能会遇到忙和部分被打乱的时候,可以慢,但是不要断,时间宽裕一些的时候,可以再追追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