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资治通鉴》,看透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中国历史书中,这辈子你一定要啃透、读后不遗憾的,有两大著作,都是司马家人写的:一本是司马迁的《史记》,另外一本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没错,就是砸缸的那个司马光写的。

在过去,《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它记录的不仅仅是历史,有成功、有失败,有治国的道理,更有为人处事的智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泽被后世的巨著。

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而是专为宋朝皇帝打造的“治国教科书”。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计16个王朝的兴衰交替。
说起资治通鉴,可能有99%的人知道,但若问起《资治通鉴》的内容,也许只有1%的人知道。

这部千古巨著,共294卷;洋洋洒洒三百万言。
司马光带领刘恕、刘攽、范祖几个伙伴,枯坐19年才完成。所载从周朝至宋朝建朝以前,涵盖16朝史事,时间跨度长达1362年。

君臣之事、民生之事、兴亡之事;事事惊心。用人之道、处世智慧、“职场”伦理;极其通透。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这为这本巨著定了调,《资治通鉴》成为此后历代帝王必读之书。

一代名臣曾国藩,熟读数遍,赞它“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史学泰斗钱穆,称其为学史之人的必读之书;
康熙大帝将它做为自己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一生反复阅读;
金庸先生通过读它,掌握中国历史规律。
为什么一部书,能让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

因为,《资治通鉴》里记录了大量的真实案例解析,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在里面找到问题的终极答案。

给大家举个小例子。
《田忌赛马》,大家中学都学过,田忌采纳孙膑的妙计,三局两胜,赢了齐王。
这段历史,在《史记》中,和书上记载的差不多。
然而,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却告诉你:田忌赢了赛马,出了风头,却遭到“小人记恨”。

贵为齐国相国的邹忌,却因为嫉妒田忌之才,派人假冒田忌占卜测大业。
在古代,朝廷重臣,私自占卜是大忌讳,于是,田忌被诬陷起了谋反之心。

这个英雄失意的结局,忽然让这个故事,有了不一样的教育意义。

除了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与权谋之书,《资治通鉴》更是一部拨云诡谲、字字珠玑的历史故事书。火烧赤壁、螳螂捕蝉、武帝托孤……等故事的来龙去脉,你能在这本书中一睹全貌。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刘邦的用人之道、孟尝君的修身之道,你能在这里读到精髓。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16个朝代的君臣治乱、是非成败、前因后果,《资治通鉴》一书全囊括。

如果说,《史记》是文学界的无韵之离骚。那么,《资治通鉴》就是一套能帮助你人生升级打怪的武功秘籍!要知道,司马光写这套书,可是带有极强的目的性!

它是为了让古代帝王能够以高效的方式,以史为鉴,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一套书的作用,往浅了说,做到修身齐家都是小意思。往深了说,治国平天下的道道可都藏在里面!只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资治通鉴》原著的文言文实在太晦涩难懂,让大家望而生畏。

所以这一次,小编比较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白话版本,精选了这套全本无删减、翻译权威的《白话资治通鉴》,推荐给大家。文白对照,通俗好读,让你像看小说一样,读懂这部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处世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