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任光 字伯卿

任光 字伯卿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人。任光少年时忠厚诚实,在乡里被人喜爱。开始做宛县卿啬夫、郡县吏。刘玄的汉兵至宛,见任光冠服华美,便令他脱衣,将杀死他来夺得衣服。正好光禄勋刘赐至,视任光有长者的容貌,便救了他。此后,任光就率领同伴跟从刘赐,被任命为安集掾,后经刘赐推荐,刘玄拜任光为偏将军,后因昆阳危急,刘赐所部被紧急北调增援刘秀,任光有机会与刘秀一直起参加了击破王寻、王邑的昆阳大战。
更始元年(23年),刘玄称帝至洛阳,任光为信都郡太守。王郎实力大增,郡国多降。任光和属下同心守城,等待刘秀南下归来。公元24年(更始二年)春,刘秀一行人自蓟回来,狼狈不堪,一时间都不知往何处去。一个白衣老人站在路边指路:“诸位!努力前进吧!信都郡依旧忠于大汉!太守任光等人依然在为长安朝廷守城!你们由此向南走八十里路,即可到达信都!”刘秀听说信都郡独为汉拒王郎,就带人奔赴信都郡而来。任光、李忠、万修等人独守孤城,生怕敌军来攻时保不住城池,听说刘秀到了,大喜过望,马上打开城门,任光、李忠、万修率领官属欢迎晋谒。官吏民众都高呼万岁。
刘秀入城后,任光建议刘秀招募奔命之兵,刘秀表示赞同。接着任光遣骑奔驰到巨鹿界中,巨鹿官吏民众得到檄文,互相传告。刘秀与任光商议之后,想出了一条妙计。在晚上,他们率军进入堂阳县境内。下令士兵燃起火把,点燃野外的草木。堂阳县的吏民在城头上,看到东北方向火光大起,不知发生了何事。城内外流言四起:“这肯定是城头子路、力子都的军队到了!赶快开城投降啊!”守城的官吏军民吓得魂不附体,担心城破之后玉石俱焚,纷纷逃出城外,主动向刘秀投降。随后,刘秀、任光等人继续北上,传檄周边各郡县,继续招募士兵,号召各地投军讨伐王郎,又派诸军四处攻城,声威大震。
就在刘秀率军直取邯郸的时候,王郎派遣将领率军进攻信都,把太守宗广及李忠、邳彤的家人劫持起来,而令他们的亲属去招降李忠、邳彤。为了安抚军心,刘秀决定派遣任光率兵回救信都,可是任光的士兵在路上或逃散或投降王郎,任光只身逃回汉军大营。恰逢更始帝刘玄派遣将领攻破了信都,李忠、邳彤的家属才得到保全。汉军攻破邯郸之后,刘秀派遣任光回到信都郡,仍任太守。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更封任光为阿陵侯,食邑达万户。公元29年(建武五年),征召到京师,奉朝请。其年冬去世。
统帅 D+
(任光值王郎起,发精兵四千人城守,独为汉拒邯郸。后将兵救信都,光兵 於道散降王郎,无功而还。)
武力 D
(不详。)
军谋 C-
(不详。)
智略 B+
(任光独拒王朗,归命世祖。世祖尝问询:“今势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邪?”光曰:“不可。”世祖曰:“卿兵少,如何?”光曰:“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世祖从之。后世祖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旬日之间,兵众大盛,因攻城邑,遂屠邯郸。)
内政 B
(任光初为乡啬夫、郡县吏。后为信都太守,以威望保孤城。)
魅力 A-
(任光少忠厚,为乡里所爱。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后与掾吏同心固守,从光武定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