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三大毒药 | 见血封喉、断肠草、鹤顶红、鸠酒、夹竹桃、你还知...

中国古代十三大毒药

1.断肠草
断肠草原来是苟蔓藤科植物浙蔓藤,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
具原书上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
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2.雷公藤
有杀虫、解毒、祛风的作用。
中毒出现头景头痛、心悸乏力、悲心呕吐、腹痛腹胀、肌肉疼痛、嘹叫挣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肾区疼痛。
血便、少尿、浮肿等证状。
3.钩吻
就是甫蔓藤,人称“第二断肠草”。
这个药物,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无几,所以,行医者“用之甚慎”
4.鸩酒
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
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但是“鸩”,只是传说,没有人看过,后来“鸩酒”就成了毒酒的代名词。
5.鹤顶红
自古以来,丹顶鹤头上的"丹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一旦人口,便会致人于死地,无可救药。
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时,就是在所赐酒中放人“丹毒”
大臣们也都置“鹤顶红”于朝珠中,以便急难时服以自尽。这都是以讹传讹。
说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红这个名字,
6.番木鳖
就是马钱子,毒性成分主要为番木鳌碱和马钱子碱。
中毒机理是呼吸机强直室息而死。
7.天然砒霜
白色晶体,溶于水,有剧毒。
8.砒石
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
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自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
9.夹竹桃
据医学资料介绍。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
些许或10-20块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孩丧命。
10.乌头
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
有川乌头和草乌头,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11.短柄乌头
短柄乌头别称雪上一枝蒿。
用来治疗风湿红肿,效果奇佳,但毒性也是很大,用之不当,即时毙命。
12.见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树”
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类之一。
13.情花
还记得杨过中的毒吗?
情花据说就是白色曼伦罗。
曼伦罗是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开花,花冠漏斗状。
又名风茄花、洋金花、山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