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小柴胡事件及其警示

2021-07-03 19:37 作者:鹤翼锋翎  | 我要投稿

原文地址:http://www.zysj.com.cn/zaji/6/66839.html(日本小柴胡事件)

http://www.zysj.com.cn/zaji/6/66840.html(“小柴胡事件”的警示)

转载者注:两篇文章高度关联,故合并进行转载。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

公元4世纪中叶,中医药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遂成为今天日本的和汉医学。此后1000多年中,中医药(准确地说为和汉医学)一直是日本唯一的医疗保健体系。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和汉医学(中医药)的地位被西医药从法律上取代。直到20世纪60年代,汉方制剂才又作为“一般用医药品”出现于市场,1976年日本政府正式批准在医疗保险药价目录中收载汉方制剂,被收载的称谓“医疗用医药品”。也就是说,明治维新后,和汉医学在日本中断百年。

自1976年厚生省批准和汉医疗进入医疗保险之后,日本汉方制剂生产与日俱增。今天,日本生产的汉方制剂仍为张仲景的210个处方,其中147个被批准为“医疗用医药品”,可以在医院中使用,其余63个为“一般用医药品”,相当于OTC药品。

1990年,日本厚生省规定,只对取得西医资格者授予汉方诊疗资格,换言之,日本中医师(和汉医师)没有法定地位。事实上,日本迄今没有一所正规中医药高等院校,仅1982年开办了一所明治针灸大学;1991年日本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办的“北京中医学院继续教育日本分院”是日本中医药的唯一最高学府。也就是说,日本的政策是“废医存药”。汉方制剂由西医大夫对病使用而非辨证使用。日本80%西医大夫都使用过汉方制剂。

1990年,日本厚生省宣布首先对小柴胡汤应用现代医学、药学的再评价方法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大量研究,1994年厚生省对小柴胡汤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障碍之功效予以认可,于是该方作为肝病用药被正式收入国家药典,日本出现百万肝病患者同服小柴胡汤的盛况。小柴胡汤成了肝病患者治疗首选药物,且贯穿治疗全程,例如,一患者连续三年服用,累积服用了7.5公斤小柴胡汤制剂。1995年,小柴胡汤制剂的年销售额超过当年日本医疗保险范围内147种汉方制剂总销售额的25%。1996年3月,媒体披露:自厚生省认可小柴胡汤治疗肝病功效以来的两年内,有88名慢性肝炎患者因服用小柴胡汤而致间质性肺炎,更有10例死亡。厚生省立即发出紧急通知。民众对此反响强烈。是谓小柴胡汤事件。

小柴胡汤事件的出现绝非偶然,系日本废医存药、中药西用、对病而不辨证的必然结果。不能说日本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小柴胡汤方面没有下功夫;事实上,日本对小柴胡汤按西医西药的研究思路进行的临床与药理研究,特别是对其治疗肝病的研究,可谓广泛、深入,而且系统、全面,手段亦甚先进。因此,有专家认为:从现代西医的药理学立场与方法出发,常常难以阐明汉方制剂及中药的疗效机理;从中医辨证立场看,小柴胡汤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肝病患者,也不可能适用于某一患者病程的始终。换言之,现代药理学研究结论很难成为汉方制剂或中药临床应用的唯一依据。

也有人认为,日本厚生省公布小柴胡汤的“副作用”,意在将汉方制剂从国家健康保险中排除,以解决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小柴胡汤事件之后,日本汉方制剂生产出现低潮,不仅未能再现 1992年的辉煌,而且似有逐年减少之迹象。


“小柴胡事件”的警示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的津村顺天堂捷足先登,把汉代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小柴胡汤”制成了颗粒剂,成了风靡一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畅销药。有位叫有地滋的汉方医教授写文章作报告,说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肝炎、肝硬化“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厂家、专家和媒介的联手渲染,使得津村顺天堂几年内便发了大财出了名。对健康格外关注的日本人趋之若鹜,不仅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肝病,就是感冒、肺炎、慢性胃肠炎等病,不论有无小柴胡汤适应证也都把它当做“百宝丹”来服用。结果就吃出了大乱子,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滥用小柴胡颗粒造成“间质性肺炎”的报道屡见不鲜,5年间就发生了188例,其中22人死亡。这下子可毁了,日本厚生省专门向医师、药剂师下发了疾病的预警通告。药没人敢吃不说,津村顺天堂随即破了产,社长津村昭还被判下了3年大狱。

真是成也“柴胡”败也“柴胡”。几乎是一夜间,小柴胡颗粒整出了个世界级的焦点事件,引起了关于中药毒副作用的争议,以至于学术论争演变成了贸易战,欧美有的国家相继宣布禁止中药和中成药的进口。

清代名医徐大椿说:“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也。”国内权威的中医药学专家指出,所谓“小柴胡事件”的症结,并不在小柴胡汤本身,而是由于悖离了中医博大精深的辨证论治的原则。连张仲景老先生在《伤寒论》中都告诫后人,凡不见其主治的脉证者不能用该方治疗。日本有的汉方医把一个中成药当成了“万金油”,不论证候,不需辨证,不分疗程,推荐患者一个劲地吃下去,不吃出个不良反应才怪呢!

“小柴胡事件”虽然出现在邻国,但自我保健的警示却是跨国界的,那就是服用中成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合理使用,不能人云亦云望文生义猛吃下去。前些日子媒体上的“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报道,正是“小柴胡事件”的国内版。这说明合理使用中药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比如说用中成药治疗呕吐腹泻,附子理中丸适用于脾胃虚寒类型的外感发热或阴虚者就忌用;藿香正气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湿热吐泻型则不宜;参苓白术散则主治脾虚夹湿的肠鸣泄泻。如果不加辨证不分虚实地服用,吃坏了身子骨弄出个药源性的肝脏肾脏损害来找谁算账去?

实行处方和非处方用药制度后,怎样合理用药成了老百姓自我保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那种中药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片面认识,导致了多少滥用中药和笃信偏方治大病而真的治出大病的病例?笔者曾经遇到一位年轻的肾炎患者,不知从哪整来一个“验方”,用白菜叶子包着轻粉服用利尿消肿。带病操劳的肾脏怎能抗得了这种含汞的化合物的折腾?患者至死都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个“验方”加剧了肾功能的衰竭。就是常服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朱砂安神丸、小活络丹等,其中都含有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分,使用时要辨证择药,中病即止,不能当做“太平药”长期吃下去。

宋代的辛弃疾在一首关于戒酒的词中写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他虽然说的是戒酒,但用来诠注合理用药的理念,也是非常睿智的。


日本小柴胡事件及其警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