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凭什么不配拥有精神生活?


一大早起来,就看到了让人十分糟心的新闻。

我先是感叹,为什么每次我看到的新闻都已经进入道歉阶段了呢?
而后我出于某种迟钝的敏锐,赶紧去找了一下这篇《中国不配拥有精神生活!不配!》的原文,加快了一下自己跟上朋友圈疯传的脚步。
我找到了。
更气了。

这篇全文以“哥“做称呼的第一人称文章,充满了大学时期的时期中二风。作者也本着要死不能拖累别人的无私精神,在文章的开头首先做出了澄清。

从这个语气来看,这篇文章像是回家以后偷偷拿着公司账号发的。
而作者虽然预知了会给公司惹麻烦,会因此受到处罚,但是并没给公司道歉,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我认了“,你认的不错小伙子。

但既然你都有了一份不忍每天看着同行挨捶的怜苍生之心,却在你的同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他们重重一锤子,不由让人有点疑惑为何你只听到了”远方的哭声“,却没看到眼前泪水?
纵贯整篇文章,唯一可取一点似乎就是宣扬了一下支持正版的精神

而后便开始打着支持原创收益的旗号大放厥词。
先是痛点了视频行业入不敷出的惨淡现状。

又把做内容的同行拉下了水

而后用国外的昂贵的会员费对比现在国内的收费有多低廉,多良心

最后顺理成章的引出了自己观点”中国人不配拥有精神生活“。

这就是整篇文章最让人反感的地方,也是触碰了大家底线的地方。
你说支持盗版不对,这话没什么毛病。
你说视频行业不赚钱,这我也相信。
但我不信你们公司不赚钱,也不信你们公司缺少赔钱做这件事的理由。
我更不信视频平台不赚钱代表内容作者不赚钱,我反倒觉得视频行业的亏损正代表了大环境对创作的价值的认可。你没逼着我看付费视频,我也没逼着你做亏损行业。
谁也碍不着谁。
至于国外的音视会员怎么收费,我不关心,我只关心我能看到的东西值不值得我花这么多钱。如果你因此骂我是个穷B我也认,我还愿意自嘲一句。
但如果你说这是中国人精神生活贫瘠的表现,那我真不得不对你这种从骨子透出的慕洋犬气质嗤之以鼻。
中国人从来不缺精神生活。


慕洋者最大的悲哀,在于总是把自己放在轻贱位置。
有没有点事,就觉得是世界对不起他。
出了两年国,就觉得国外空气都是甜。

这样的人,我很难理解。
回来,干什么?

最后,我想说回文章的作者,宁是不是对精神世界有什么误解?
是不是被充电线绑久了,大脑也电子化了。
我们不愿花钱追剧,竟能成了精神生活匮乏的证明吗?
醒醒吧。
别让变成锤子的手机砸晕你的头脑。
且不谈生活,先看看你的精神世界里有家有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