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警惕“华丽的陷阱”!来聊一聊技能联动那些事

2023-03-11 00:28 作者:yoka韩旭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的前面

注1:本文不讨论强度,只讨论设计思路。涉及强度问题简单带过,避免因强度产生争论。

注2: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均不绝对,有反对意见可自行遵循自己的体系。

注3:本文文字并不100%精确,有些言语可能存在歧义,大致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即可,不必因个别反例纠缠不清。

注4:本文所有讨论的设计均以十周年服务器为准,也会顺带提及OL或手杀的内容。

写在前面

上一期我们讲了一些设计技能的基础元素,结尾的部分提到了设计武将的工作远不止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那么今天就来讲一讲其中的工作之一,也是体现设计功底的主要项目,技能联动。

前排提醒:本篇专栏所说的技能联动指的是多技能武将自己的几个技能之间的联动,而非武将和武将之间的联动。

我们在设计多技能的武将时,基本都会考虑技能联动的问题,毕竟除了强度大家也关心武将的游戏体验,并且好的联动方式能够让武将的强度也有提升。

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多技能武将的技能联动也并非必需品,不是说设计一个多技能武将就一定要技能联动的,还是优先考虑典故契合等方面的元素。联动只是加分项,没有联动也不太可能是减分项,最多是零分。(不太可能也不代表没有,说你呢,杨彪)

 

那么技能的联动方式都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就逐一分析。可能写的不够全,但基本能代表主流的设计方法。

联动方式

一、触发式

意思是一个武将的两个技能中,其中一个技能在发动过程中会触发另一个技能的发动。这种联动方式是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技能联动中很明显的一种。

在触发式联动的大分类里,也有一些小的区别,这些区别也决定了联动是否巧妙或者值得吐槽。

线性触发式:这种触发方法通常指的是当一个技能效果结算完毕时触发另一个技能的结算效果,是一种线性的结算方式。

比较典型的比如万年公主,1技能加范围,达成条件可以出杀,二技能紧接着出杀以后触发后续效果。

万年公主的技能组

还有珪神,1技能从别人那里抢了牌给了下家,是装备可以使用,使用了也可能触发2技能。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在设计技能联动的时候一般来说最优先想到的方式就是这种。

陈珪的技能组

插入触发式:这种触发方式指的是在一个技能发动过程中触发了另一个技能的结算,另一个技能结算完再回到前一个技能继续结算。

这种触发方法个人认为是不如线性触发的,毕竟他打乱了自己的技能节奏,只是看上去联动紧密,实际上游戏体验并没有变好,还有可能出现结算问题。

类似的例子比如赵昂,1血发动2技能时先进入濒死,靠1技能把自己捞回来以后继续结算2技能;还有凌统,发动限定技时挪动自己的装备会触发1技能,然后继续结算限定技。

赵昂的技能组

当然这些联动主要还是能让自己的主技能效果发挥的更好,这样无可厚非,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尽量减少互插式的技能联动(其实旭说投稿里面会有一些,写评语的时候我都会指出)。

 

二、拆分式

意思是单独看一个技能并不完整,需要结合另一个技能一起看。

这种联动方式可以说其实是一种“假”联动,因为他们通常可以合并为一个技能。写成两个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比如方便阅读、技能字数多拆分比较合适、典故分开处理等等。

拆分式的技能联动通常出现在带标记的技能组里,因为标记的处理经常会让描述字数增加很多。还有就是拆分式的联动也有一些区别,只不过这种区别基本不会影响技能理解

一种是其中一个技能完整,另一个技能需要借主技能才有用;还一种是两个技能都不完整,必须放在一起才有效果。

第一种例子比较多,比如张宝,1技能放标记,标记用于改判定,而二技能是对一技能的补充,标记除了改判定,还能让张宝摸牌。这种就属于其实技能合并也完全没问题的类型。另外小学云也是一样,1技能龙胆是完整技能,2技能完全依附1技能发动。

群赵云技能组

第二种典型的例子比如赵直,两个技能字数都不少,而且不管单看哪一个技能都是只有一半,两个技能和一起才是完整的效果。1技能放标记,但没说标记是干嘛用的,2技能说了标记干嘛用,但没说怎么放标记…这个技能也是同一个技能,但如果写一起,那字数就实在太多了。而且从典故契合的角度来说,一个观察一个解释,拆开来也更好理解一些。

赵直的技能组

 

辅助式

意思是其中一个技能的效果主要用于服务另一个技能,使另一个技能增强效果或发动概率。

这类联动看上去像是第一种触发式的延伸,但触发式的核心在于“时机连续”,而辅助式的联动看上去时机并不一样甚至有可能差的很远。

举例来说,管亥的1技能需要造成伤害触发,我们知道一个菜刀想不靠任何手段造成伤害是比较难的事情,所以他的2技能有个强命效果,能够让1技能有很好的发挥。当然这俩技能由于时机接近,会比较像触发式,但他们的关系并不是触发的,只是增大了1技能的发动概率。这两个技能放一起,管亥的“强盗”形象就很丰满了。

管亥的技能组

时机没有很近的辅助式联动的例子,可以看孙茹,孙茹1技能造成伤害触发,可以把牌回手并且加手牌上限,而加上限可以让2技能触发概率变大。这两个技能虽然都在同一个回合里,但触发方式是不在同一个阶段的,是更为标准的辅助式联动。

孙茹的技能组

在辅助式的联动里,还有一些相差更远的辅助,比如张飞,1技能无限出杀,2技能可以在回合外回收一些杀用于发动1技能,这就是跨一整轮的时间了。当然三弟这技能强度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汇中了,且不说上一次见到三弟是什么时候,即使见到三弟,我已经记不得上一次见到他靠替身成功回收杀是什么时候了…那我们换个类似的例子吧,马日磾,1技能减体力上限发动,是主动发动的类型,而二技能是一个小防御技,被动触发,效果是增加体力上限,也相当于为1技能提供了“更多发动机会”了。

马日磾的技能组

除了上述的辅助式联动,还有比较隐晦的联动,这种联动不太容易马上看出来,但玩起来会感觉到其中的“奥秘”。并不是说这样联动更高级,而是如果能把联动融入到每个完整且独立的技能中是比前面的两种联动方式更难设计的。

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诸葛亮,空城是一个没手牌触发的防御技,而观星可以很好的找牌,比较容易的就可以在自己回合把手牌打空。(诸葛恪也有点类似,不愧都是诸葛家的人)

 

互斥式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联动方式,如果说前面都是为了让技能之间的发动概率提升,那么这一种联动方式则反而会让技能发动概率变低。

看上去好像这种联动方式有点负面,当然实际也是如此,不过如果有一些特殊的典故或者风味需求,这种设计会更让人拍案叫绝。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诸葛瞻。1技能达成条件可以在回合末多摸牌,但2技能却是牌越少越好,这看上去就是一种比较拧巴的做法,不过诸葛瞻作为一个上线多年的武将,大家也很少认为他设计的不好。设计师给诸葛瞻的定位就是如此,作为诸葛亮的后人,被寄予厚望但又有点名过其实,有一点虎父犬子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如此的设计。可以说互斥式的联动方法放在诸葛瞻身上是很合适的。

诸葛瞻的技能组,吾有三罪

当然,这种联动方法也比较少用,因为很容易设计不好,而且一旦设计不好就会被疯狂的吐槽(比如王桃就有点这个意思)。

 

主流的联动方式大致就是以上几种,除了设计时需要注意如何运用以外,也可以通过这些联动方式检查自己的技能组是否存在一些“漏洞”。

以上所有的联动方式在举例时都用了两个技能组成的技能组来说明了,实际上在技能膨胀的今天,三个甚至四个技能的武将也经常出现,这些技能的联动就更加复杂了,很有可能多种联动方式互相穿插使用,这就导致了技能的复杂度直线上升

比如秦宜禄,三个技能把四种联动方式都给用上了,导致技能结构复杂,不太容易被玩明白,再加上本身强度也不高,应该没有几个玩家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他这个技能怎么用的。

秦宜禄的技能组

相仿的例子还有神张角,4个技能,比秦宜禄还多一个,也是四种联动方式都存在。不过神张角的技能总体上比秦宜禄更好理解一点,发动时机也比较明确,会让玩家的抵触心理小一些。

 

除了有联动的方式,当然也有“没有联动”的方式。也有很多武将的技能之间几乎没什么联动的,通常是以一种“修补水桶”的方式出现。比如一个3血带进攻或者辅助技能的武将,另一个技能就可能是用来防御的,避免过早死(庞德公)。还有一些高嘲讽的带控制技能的武将,可能也需要一些防御手段减少生存压力。所以,回归标题,我们喜欢联动,沉迷联动,但不要掉进“联动”的陷阱,过于强行和刻意的设计反而会成为技能设计的减分项。

 

感谢观看到这里,不知道读者们看完这篇文章,还对官方设计的哪些武将的技能联动存有疑问?或者你认为官方设计的最好的联动是哪个武将呢?欢迎留言~


【杂谈】警惕“华丽的陷阱”!来聊一聊技能联动那些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