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修手机要了解维修的基础知识之电感二:指南舟手机维修培训学校
上一章我们讲了电感的外形,大家也对电感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这一节讲一下电感的工作原理以方便大家对电感部分有一个立体的理解。

电感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电生磁、磁生电,两者相辅相成。当一根导线中拥有恒定电流流过时,总会在导线四周激起恒定的磁场。当我们把这根导线都弯曲成为螺旋线圈时,应用中学学过的电磁感应定律,我们就能断定,螺旋线圈中产生了磁场,将这个螺旋线圈放在某个电流回路中,当这个回路中的直流电变化时(如从小到大或许相反),电感中的磁场也应该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磁场会带来变化的"新电流",由电磁感应定律,这个"新电流"一定和原来的直流电方向相反,从而在短时刻内关于直流电的变化构成一定的抵抗力。只是,一旦变化完成,电流稳固上去,磁场也不再变化,便不再有任何障碍发生。
电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幅度的特性,使得电感就像是电路中的一个"整理、梳理者"。所以理解电感的工作原理我们来讲一下电感的特性。

1,电感的通直隔交特性
从上面的过程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将电感器的作用,它们的核心作用都是阻止电流的变化。电流由小到大,无论是电感器都存在一种"滞后"作用,它能在一定时间内抵御这种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电感储存一定能量(惯性)的作用,它才能在变化来临时试图维持原状,但需要说明的是,当能量耗尽后,则只能随波逐流。
说到这里,电感器的作用就非常清晰了——那就是"通直流,阻交流"。
在直流电路中,当电感中通过直流电时,由于电感本身电阻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电感对直流电相当于短路。
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电感元件中的磁场不断变化,引起感应电动势,电感对交流电起着阻碍的作用,阻碍交流电的是电感的感抗,感抗远大于电感器的直流电阻,所以电感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这和电容通交流阻直流的特性正好相反。

2,电感的感抗特性
交流电也可以通过线圈,但是线圈的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叫做感抗。交流电越难以通过线圈,说明电感量越大,电感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交流电的频率高,也难以通过线圈,电感的阻碍作用也大。实验证明,感抗和电感成正比,和频率也成正比。
当交流电通过电感线圈的电路时,电路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改变,形成了感抗。自感系数越大则自感电动势也越大,感抗也就越大。如果交流电频率大则电流的变化率也大,那么自感电动势也必然大,所以感抗也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交流电中的感抗和交流电的频率、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成正比。在实际应用中,电感起着"阻交、通直"的作用,因而在交流电路中常应用感抗的特性来通低频及直流电,阻止高频交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