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A类”项目共性要点

01:54

所做科研工作应对科研的向前推进提供基础。在有工作基础的前提下,要将其用好,变为直接的工作基础。其方法是对现有工作得到的结论进行凝练,推进科研的进步。结论需要明确可靠,最好是已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因为已得到专业认可)。结论最好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 文献作为支撑。
12:53

一种可行的办法是分阶段,找出形成结论的各个不同的阶段,针对未知阶段进行提问,题目的格式为:现象 + 科学问题(作用、机制、调控...)
23:30

未知知识创新的开始,还要思考问题的
- 重要性。找到不做会限制“做”的好处。重要性需要升华问题。
- 学术性。学术内涵要丰富。

- 选择问题的角度上,要放在内在的过程或机制上;
- 对于过程、机制提出假说,进一步判断学术内涵的丰富性;
32:11
提假说的优点
- 避免做问题不相关的研究内容
- 判断所选问题的学术性
- 提高问题的新颖性

38:00
- 机制是项目研究的中心,是连接研究起点与终点的桥梁,一般来说应在起点附近找假说。
- 要提出新的可能途径,需要进行推理。推理不能单一路径,多路径才能体现学术内涵的丰富性。

- 基于传统概念和文献的分析,通过否定现有机制,从而建立新的机制。

46:25


A类项目重要的评价标准
50:35

51:39


立项依据不能写成综述,应做好陪衬。(4到5页)



01:01:54




01:08:09


01:09:45






特色应基于假说。








书写优秀的基金申请书是一个提升科研能力和表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绝好的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