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高考——模拟题之伤

2019-04-10 10:50 作者:何如天性凉薄  | 我要投稿

                 中高考——模拟题之伤




老师语:“大量做模拟题,万一考场上遇到不就占便宜了吗?”

真相:中考,高考不可以泄题,否则就是违法行为,根本就不存在遇到的可能性


老师语:“大量做模拟题,不要做真题了,真题既然出过了,就再也不会再出”

真相:中考,高考的目的是真题获得胜利,而真题和模拟题的逻辑完全不一样,你整天练习和真题不一样的逻辑,只是浪费时间


老师语:“大量做模拟题,模拟题比真题难,难的都会了简单的当然更可以会了”

真相:中考,高考要的是得分,而得分包括: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做对,从做对到快速做对,从快速做对到临场状态下快速做对共4个环节,而学生明明在不会到会这个层面在真题这个层次已经做到了,应该加大练习后3个环节,结果模拟题阻挡你永远练习第一个环节,导致花的大量时间在无用功上


老师语:“大量做模拟题,用模拟题测评你现在的水平,才可以通过教学管评测5个环节完成学习”

真相:模拟题和真题之间仅仅是题型,题量,考查知识的选择等方面一样,但是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在考查学生的心智成熟度上完全不一样


老师语:“大量做模拟题,真题就是参考一下,而且各个地方的都不一样,要以本省的为主,外省的都没有意义”

真相:中考,高考改革要求选拔有能力的人(这是国家这2年下大精力要改革的),而能力的选拔是和题型,题量,知识选择没有任何关系的,这种能力是在不超纲的情况下,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判断能力,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实际上所有真题就代表了中考和高考,难道老师已经比国家出题要求还高明了是吗?

。。。。。。


环境已经这样很多年了,导致一个非常好的考试力就没法现在讲给学生,因为假设我用A表示考试力,用B表示模拟题,用C表示全真题,就会出现如下行为:

学生学习了A

用C测试感觉不错(即使时间短,A用在真题上也可以立竿见影)

但是学生不信任外界,只信任老师

而体制内老师要求必须做B

学生用B测试发现不行(因为对A理解不到位,毕竟时间短)

学生就自己放弃了A


这就使得A再也用不下去,所以导致只能在学生已经可以不用受老师影响,不会受环境影响时才可以讲考试力A,那时候应该是每年的5月份的中下旬了。这是唯一的不受老师控制的时间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2周就让学生中考,高考获得胜利!


有这样的方法吗?当然有,但是前提是学生必须有最基础的东西


所以在5月中旬之前,我们就是讲解学习力,也就是讲解解决包括: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补单词,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补基础知识,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做2周训练,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怎么给别人讲课提升逻辑,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做全套题目的研究和怎么研究的方法,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补自己的基础能力等,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练习思维的最基础——客观,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练习选择题的考试技术,然后自己去做!

执行力:自己知道用什么资料去按照什么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动力,然后自己去做!

。。。。。。





中高考——模拟题之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