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2022-05-17 14:58 作者:氨基酸sensei  | 我要投稿

病理生理学 人卫出版社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肝细胞性黄疸:是指因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以至排泄发生障碍,胆红素在血中蓄积所致的黄疸。

无复流现象:恢复血液灌注后,缺血区依然得不到充分的血液灌注的现象。

钙反常:预先用无钙溶液灌注大鼠心脏2min,再用含钙溶液进行灌注时,心肌细胞酶释放增加,肌纤维过度收缩及心肌电信号异常

Ⅱ型呼衰: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血气特点为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

Ⅰ型呼衰: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血气特点为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微血管性溶血型贫血:指在DIC发展过程中,在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带刺的收缩红细胞,可见新月体、盔甲形等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碎片,由于裂体细胞脆性高,很容易发生溶血,所以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肠源性紫绀:使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等食物后,硝酸盐经肠道细菌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吸入血后使大量血红蛋白被氧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皮肤,黏膜可出现青紫色

氧容量:指PaO2为19.95kPa (150mmHg)、PaCO2为5.32kPa(40mmHg)和38℃条件下,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CO2max高低取决于Hb质和量的影响,反映血液携氧的能力。

细菌移位:肠道细菌或肠道细菌毒素透过肠黏膜屏障入血,经血液循环(门静脉循环和体循环)抵达远隔器官的过程称细菌移位。

血(管)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瘀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且分布异常,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又称为低阻力性休克或分布性休克

心肌重构:是心肌损伤或负荷增加时,通过改变心室的结构、代谢和功能而发生的慢性综合性代偿适应性反应

尿毒症: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由于肾单位大量破坏,导致代谢终末产物和毒性物质在体内大量潴留,并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的综合征。

高原性肺水肿:少数人从平原快速进入2500m以上高原时,可因低压缺氧而发生一种高原特发性疾病,高原肺水肿。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白色泡沫痰,肺部有湿罗音等。

缺血再灌注:恢复某些缺血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

急性期反应:是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强烈应激原诱发机体产生的一种快速防御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血浆蛋白含量的急剧变化。

端坐呼吸:患者在静息时已出现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故需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称为端坐呼吸。

循环性缺氧: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Apoptotic body: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质,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第二信使:在生物学里是胞内信号分子,负责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以触发生理变化,如增殖, 细胞分化 ,迁移,存活和细胞凋亡

Death:生命活动的必然结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