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师大333教育综合学科语文考研经验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文|宫TY/ 凯程网课学员
广西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

考研考场一直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不到最后一刻没人知晓孰胜孰败。力图用最简单的话、最少的时间,讲清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达到的目标。
一、基本情况&择校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一战华南未果,调剂到湖南师大和青岛大学非全,本科是某省属师大汉语言师范生。
结合现下的就业状况和自身因素,研究生的学历对我来说很重要,自己一直把考研的目标定位在华南一带,而广西师范大学是省部共建高校,在省属师范院校中排名也很高,于是二战广西师大排名第二。
现在的考研形势是:学科语文开设的院校越来越多,招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入不敷出”的人数使得竞争压力还是逐年增加,甚至超过大部分的学硕类,而且许多的院校都将2年改为3年或者是允许跨考来选择更优的学生。
考研学习的主力应该放在了专业课上,真正决定差距的是专业课,可能一个知识点就能查出十分开外,这是公共课所做不到的。所以接下来主要从333教育综合和课程与教学论两个方面学习方法,以及自己一路走来的心得。

二、333教育综合
首先介绍各科分布情况:教育综合就是“贝多芬”,即多被多得分。教育综合是和别人拉开差距的科目,也是最好拉分的一科。教育学原理逻辑最清晰,中外教育史要结合背景知识来背,而教育心理学则要多结合实际理解。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自己在准备的时候,各个阶段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
一般的背诵都是需要3轮以上才能记住的,而每个考上的要在考试之前背得滚瓜烂熟则需要至少8遍。自己是先按凯程网课从头到尾四本书看了课程,并且一本一本做了笔记。
在背的时候是按学姐笔记来记忆的,两个相互补充。在背1-2遍之后看课标,自己回忆该掌握的脉络线索。采用“论语式”方法,合上书自己对自己提问,通过多次复述在头脑中精加工形成对知识的准确认知,例如在《教育学原理》中教学一章,教学的含义-教学六大方面-八大教学原则-原则含义下的要求-要求的具体名词解释。
复习时采取“车轮战”的方法,将每一轮设置好要达成的目标,然后就是反复记忆,年轻人干就完事了。
第一轮首要是看课程,知识点都是在这一阶段理解的,即使是跨考的也不要害怕,这时候准备就不晚了。广西师大是允许跨考的,这也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好多的知识点在有意义记忆后可能就有印象了,而且很多拓展以后可能不会再背,但一定要有印象。例如教育的起源,在后续的背诵是非重点,作为教育学学科却一定要了解教育其源头。
第二轮是暑假左右,这时候应该要仔细记忆。暑假是黄金期,时间最充沛,情绪和状态也最饱满。这时候一定要耐住寂寞,一点一点扎根,打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把知识点串成线索扩展开,尽量发散思维。即使炎热酷暑也不能停止背诵,背和记是不一样的,要合上书本的背诵,不能一直盯着资料看,也不能看一句背一句。
暑假之后开始第三轮,结合之前一二轮的背诵,可以看真题测试一下自己水平。另外要尽快将学习提上日程,暑假之后会有一小批懈怠的同学放弃,如果想要胜利就得克服自己惰性。在资料每章前都有思维导图,背思维导图的框架,然后往下回忆。
暑假之后开始第四轮+,自己结合真题还有笔记框架,每门学科框架里的重点,反复记忆。可以看框架背,看表格背,看课标前附页的考纲背等。
只要坚持到最后了,结果都不会太差。背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也没有别的其他的办法。记忆概念时力求专业,并要掌握好精度和广度;不要锱铢必较,也不能囫囵吞枣。每个人自己心里面都有一杆秤,自己记忆水平是否合乎自己期望值这类的努力因素是可控的。可以采用“艾宾浩斯记忆周期”来进行教育综合的记忆。另外,在最后阶段,一定一定要多练习,练笔速很重要。
在整理时要反复多次联想与知识相关的内容,能将相关知识点整合起来。例如《中国教育史》中将“教师观”的概念串联起来:荀子的师云亦云-孔子的师生观'学诲以爱温教'-学记的教学相长-韩愈的师道观-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总之,方法总比困难多,年轻人干就完事了,多背多得分。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准备的材料就是参考书,教材和教案,导师论文,带思路解析的历年真题,名家书籍,相关杂志这几方面。
接下来以时间为线索,超细致的记录自己在各个阶段的任务与方法:3-8月份看参考书导师,做笔记。这个过程耗时最长,语文学习是个“慢”过程,要日积月累没有捷径。在这段时间我把参考书,课标,导师论文及课程论相关书籍,边读边做笔记,精简重点。
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知网的文章,看看权威老师对问题的思考。文科学习是没有界限的,基础知识的扎实和知识面的广度是这个任务必须解决的问题。
9-10月份整合笔记,分类归纳。积累很多之后没有系统归纳,头脑中混乱。这样的时候花上半个月多一点时间整合和背很重要。将积累的材料转化为头脑中自己的东西,并且再一次强化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这个阶段是从量到质的飞跃。
10-11月份整理真题,发散思考。这时候看真题可能还是云里雾里,不要担心,正在慢慢扎根。看真题的时候可以结合学姐的答题思路,上知网多看看论文,看一些相关论著记录名家思想。更要自己多写一写,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流畅表达。
12月份重新温习,坚持到底。重点背诵之前阶段的笔记,重新温习课程论各章节的重难点。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多写写,记一些专业术语,在考场上可以比较及时的提取应用。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付出努力的人结果都不会太差。
这些是比较权威的学科教学语文杂志,推荐大家在课下可以阅读,里面有很多对专业问题的思考:《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研究》《语文建设》《语文阅刊》《课程·教材·教法》等等。学校专业课出题越来越灵活了,只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多读多积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乾坤未定孰胜孰败
考研中心态很重要,总会有一些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挑战中,对手只有自己。首先就是不要比较,有很多同校同专业的同学可能会进度不同、掌握程度也不。但是没有关系,找到自己的步伐就可以了。
其次,开始即不晚。不论什么时候开始着手都是来得及的,正确的方法会使学习事半功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努力是成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者说“如果世界上有奇迹,那一定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还有要劳逸结合,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懂得珍惜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状况。考研的路上可能会比较艰辛,如果很累的话,也不要勉强自己一定还要继续完成每日任务,安排适当的休息和放松的活动也会促进思维和思考。
再者适当的压力会给人动力,压力和动力是呈“抛物线”式的。毕竟考研是人生中一件向上的事情,所以当然是向上抛物的线,压力变动力,给自己适当的压力吧。
最后完成即完美,这是指在面对考试的时候,考一科忘一科吧!不要用上一科有疑虑的地方影响到下一科目。要始终坚信自己答上卷子的就是最好的,多多练习不走“马后炮”,考完考试之后就佛系一点。
考到最后一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家长在考场外排队等候。一栋栋考研的大楼的窗户里透漏出了灯光,考生们都在奋笔疾书,但却不知道最后有多少人能上岸,但我想一定一定有一个名额是属于正在奋斗的你。心之所向,虽千万人吾以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