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9、解放战争•内战全面爆发前的以及爆发初期的平郊局势

2023-03-25 01:11 作者:162318-bai  | 我要投稿

①平西地区 一、门头沟

1945年8月,中共宛平县委解放除中英门头沟煤矿及城子车站据点外的门城地区。8月底,中共宛平县委从煤窝迁至潭柘寺和戒台寺,开始在新解放。区领导清算复仇、减租增资、发展生产、建立基层人民政权等工作,解放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军分区独立营、宛平和昌宛县大队等解放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与国民党军、“还乡团”等反动武装展开斗争。 1945年10月1日,国民党军与投降的伪军共计500余人,从宛平、石景山出发,分兵3路向门头沟解放区发动进攻。宛平六区干部群众与工人大队奋勇反击,终因众寡悬殊退出门头沟。门头沟工委移驻冯村,门头沟被国民党占领。到年底,国民党军共侵占宛平县3个区86个村52419人4533公顷土地,73个中共支部遭到破坏,598名中共党员沦入国民党占领区。

二、房山、良乡

抗日战争刚刚胜利,蒋介石就调兵遣将疯狂地抢 占胜利果实。1945年8月25日,蒋介石命令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抢占平、津要地。孙连仲将原房山县伪军整编,授予“先遣军”称号,任命张德祥为房山保安团团长,同时,委任原国民党房山县党部书记长李仲三为房山县县长兼固安、涞水、房山、良乡、宛平、涿县六县剿共联防司令。依靠日本帝国主义为非作歹的汉奸特务及敌伪人员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急先锋。 退缩在房山、良乡、琉璃河、周口店、长沟的伪军在得到国民党军的装备后也顿时嚣张起来,接连不断地向解放区进犯。从9月15日到10月底,仅一个半月时间,就袭击解放区30多次。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平西地委决定建立良乡县,实行房、良两县分治。1945年9月良乡县政府在河北村成立,王漫任县委书记、郝绍尧任县长。房山县委、县政府驻地已从南窖迁到张坊。房、良县委组织大批得力干部,直接深入到县城附近126个村庄开展工作。11月,良乡县委改为良乡县工作委员会,简称“良乡工委”。独立团政委田波兼工委书记。良乡县政府改成良乡县佐公署,王蕴心任县佐。为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平西主力部队与房山、良乡两县党政干部密切配合,向一切拒不缴械的敌军展开进攻。 1945年12月7日,平西独立团在团长杜廷忠的带领下,从班各庄出发,来到大董村东南开古庄村,准备伏击从良乡方向过来的两股敌人。午夜时分,恰逢国民党房山县党部书记长李仲三从北平开会返回,进入伏击圈后,独立团战士飞身跃出,将李仲三俘获,后来房山县政府在南窖召开万人大会将李仲三处决。 1946年春季的一天,独立团出其不意地袭击了长辛店附近的二龙庄原伪军(这些人之前是伪军,现在投靠了国民党军,以国军的身份继续驻守这里)的留守仓库,给敌人以很大打击。 根据斗争的需要,为进一步扩大解放区,1946年3月,平西地委决定将涿良宛联合县分为涿县、良乡、宛平三县,良乡县委书记宋浩、县长陈震,原良乡县县佐公署不变。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大举进攻解放区。房良地区的国民党也蠢蠢欲动,整顿国民党组织,迅速发展国民党党员,除房山、良乡县城各有一个县党部外,还有10多个区分党部。各区分党部及散居在各村的国民党党员公开出来活动,他们网罗 特务、地痞流氓组成黑杀团。 白天查访,夜间下毒手杀人,形成一股十分猖獗的反革命势力。 由于敌人的进攻,根据地缩小了许多,房山、良乡两县解放区436个村庄只剩下十渡、张坊、霞云岭等117个村庄了。 ②平北地区 一、昌平 1946年1月5日,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10日签订了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并由双方发布了停战令。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却在和谈、停火的烟幕下,加紧部署全面内战。 驻昌平境内的国民党军不断派出部队和国民党武装特务,进攻、袭扰昌平解放区,杀害区村干部,扣压商旅,抢掠财物,横行不法。仅1946年1月20日至3月12日的40余天中,驻南口(含阳坊)、大宝山、沙河和平西府四处的国民党军队及其改编的伪军,先后进犯泰陵园、东水峪、老君堂、大汤山、百善、马坊(小汤山乡)等解放区达34次;杀害区村干部7人、群众2人,抓走区村干部31人、群众8人;抢去首饰80件、款58万余元(旧币)、公粮155石、私人粮食不计其数;强行拉走牲口15头、柴草106大车又148驮,其它零星日用品则多得无法统计。 国民党军队违背停战协定,肆意进攻昌平解放区的行动,激起昌平军民的极大愤慨,纷纷投书民主政府,要求转达“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对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提出严正抗议。

二、延庆

延庆的青龙桥以北全部为解放区,只有长城以南的八达岭、石峡关等少数地区和平绥铁路沿线为国民党军占领。而延庆、康庄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北平和张垣的重镇,日本投降后均为我军控制。 国民党军为了占领康庄,打通平绥线,为以后进攻张家口做准备,不断从南口、昌平出发,袭扰我解放区,但是,抗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我军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能谈判绝不开火,能小打绝不扩大事态规模。就这样,直到1946年的6月内战全面爆发为止。 三、怀柔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立刻从北平出发,经通县、顺义,沿平古铁路一路北上,进入怀柔县城,将城内的日伪军缴了械,与此同时,除怀柔县城以外,怀柔全境都成为了解放区。 随后,国民党政府军队建立了县政府,并组织地主武装袭扰我解放区。 9月,怀顺联合县撤销,怀柔独立建县。中共怀柔县委和县政府成立,县委书记张廷森,县长杨磊之。原怀顺县支队,改称怀柔县大队。县下设5个区,辖162个行政村。 10月,西滦平县成立,琉璃庙、崎峰茶、汤河口、宝山寺、长哨营、喇叭沟门等地划归西滦平县。是月,由于汤河口区小队叛变投敌,中共西滦平县委秘书、区委书记、区农会主任等多人被国民党杀害。 11月12日,国民党怀柔县长张孟卿组织地主武装袭击马道峪村,大肆烧杀抢掠,村干部张宪林等4人被杀害,并抓捕多人。 12月,中共怀柔县委和县政府迁到东茶坞村办公。 是年,中共怀柔县委领导解放区人民继续进行"减租减息"和"清算复仇"斗争。 1946年 2月13日~21日,国民党政府军警蓄意破坏"停战协定",多次出动大批军警袭击茶古坞、桃山、口头、渤海所一带解放区,抢掠群众粮食、耕畜,抓捕杀害群众多人。全县人民极为愤慨,强烈要求"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派人调查核实,严惩国民党主谋人员。 4月17日,县长杨磊之在黄坎召集240余人参加的村干部会。会议选举杨磊之(怀柔县人民政府县长)、邓拓(《晋察冀日报》社长)、张廷森(中共怀柔县委书记)、张冲(边区交通局长)、张明远(冀热辽行署主任)、赵鹏(县农会主任)、钟文(三区区长)为"国大"代表。 4月19日,国民党政府军3000多人,向解放区桥梓、峰山口一带进犯,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反击,打退了国民党政府军的进攻。 5月8日,怀柔、顺义两县人民通电全国,控诉国民党政府军违背停战协定、进攻解放区、大肆烧杀抢掠的罪行。 是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怀柔、顺义两县划归察哈尔省第十二专区领导。 6月,国民党军越过长城,向我平北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四、密云

古北口保卫战 古北口,“南控幽燕,北捍朔漠”,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重要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抗日战争期间,古北口被日本侵略者侵占达12年之久,1945年8月被苏联红军解放,同年9月被承兴密抗日联合县接收,成为密东解放区的一部分。日本投降后至全面内战爆发前,由于古北口扼守着热河、察哈尔解放区西南大门,战略地位更加突出。11月,苏联红军按照波茨坦宣言公告规定撤出古北口后,冀东第十四军分区司令员曾雍雅率军分区第十六团,第五十五团驻防古北口,其部队分驻高岭、石匣北山、兵马营,香水峪,上下甸子一带。国民党军队侵入密云后,占据密云县城、石匣城和平古铁路沿线村庄,集结重兵觊觎古北口,伺机夺取。12月6日7时, 驻石匣的国民党九十二军五十六师一六二团在日军配合下,携山炮1门,出动坦克5辆,步骑兵混合分三路进攻兵马营。这是一次试探性进攻,目的是刺探守军虚实,打通进犯古北口的道路。冀东第一四军分区部队为防止内战,避免冲突,主动向后撤退。但国民党军不仅不停止进攻,反而加速推进。冀东十四军分区部队忍无可忍,奋起自卫,在兵马营与古北口之间与敌激战,接连打退敌人8次冲锋。17时,击溃进攻之敌,收复原阵地。此战器敌60余人,伤敌50余人,缴获枪械弹药一批。 1946年1月9日,国民党军以石匣城和小营为出击营地,以日伪军为前驱,开始对古北口西南外围阵地发动进攻。此时古北口守军只有冀东十四军分区的十六团和五十五团。十六团在燕落,不老屯、兵马营一线布防,五十五团在栗榛寨、芹菜岭一线布防。面对十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两个团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奋勇击退敌人的轮番进攻。守卫兵马营南山的十六团三营七连,接连击退敌人7次冲锋,最后发起反冲锋,消灭敌人一个排。五十五团在栗棒寨,芹菜岭一带顽强顶住敌人多次进攻,虽丢失几座山头,但主阵地岿然不动。战至下午,国民党军讲攻不利,被迫停止在黄各庄,大小清水潭、兵马营、车道岭、团山子、香水峪、新开岭一线。 1月10日,国共双方停战令正式签字,规定于13日24时生效,各战场应无条件停战。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也于10日开幕。就在这时,蒋介石又向国民党军队秘密下发“手令”,命令“各部在停战令夫生效前,应迅速抢占战略要点;尤其是热河方面,最好于停战令生效前占领承德,否则亦必迅速抢占古北口……”根据这个“手令”,国民党军4个师重新调整部署,准备再次进攻古北口。守卫古北口的冀东十四军分区部队与进攻之敌相比众寡是殊,战场情势危急。为保卫古北口,阻敌东进,冀察热了军区急调冀晋纵队,冀察纵队驰援古北口。冀晋纵队从延庆永宁堡出发,昼夜急行军赶往古北口,途中司令员赵尔陆患重病,由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李聚奎代替指挥。冀察纵队在司令员郭天民指挥下,从延庆四海出发急行军赶往古北口以西的燕落一带,执行钳制和夹击敌人任务。 12日晨,国民党军再次由石匣、小营出动,向燕落、不老屯、兵马营一线阵地发起攻击。冀东十四军分区两个团英勇抗击,终因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不得不退守南香峪以北山地,与敌对峙。当日21时,冀晋纵队一旅到达古北口,未及吃饭即开赴阵地。一旅三团进入潮河以西的辛庄至白河涧地段,以妈妈山为制高点布防;一旅一团在潮河以东的南台,北会一带布防:一旅二团在上下甸子,稻黄甸一带布防;冀东十四军分区部队继续防守香水峪一线阵地。 13日9时,五架敌机飞临轰炸,掩护国民党九十二军五十六师全部和十六军二十二师两个团向下河、大小新开岭、香水峪一线发动进攻。国民党军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则向南台一线发动牵制性佯攻。在新开岭方向,仍以为守军薄弱,只打几发炮弹,便室无顾忌地向解放军阵地前沿推进。快要接近山顶时,遭到一旅一团迎头痛击,死伤一大片,遂集中炮火猛烈轰击,接着发起强攻。几次冲上妈妈山阵地,都被三团指战员击退。三团五连在连长郭成双带领下奋勇拼杀,与其反复争夺阵地,肉搏战中,郭成双与七名战士刺死敌兵十余人后,全部牺牲,战后被追授“八勇士”称号。 12时,在打退国民党军8次集团冲锋,予重大杀伤后,一旅三团被迫撤离妈妈山主阵地。国民党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火力继续攻击,三团节节抗击,逐山逐沟与敌拼杀。13时,公路两侧几个高地也被国民党军攻占。形势危急之际,一旅二团从侧翼隐蔽地接近,向其发起反冲击。国民党军遭到突然打击,仓皇跳循,一团接连夺回儿座山头,当他们冲到公路以西一个制高点时,遭到严密火力拦阻。二团指战员连续冲锋,有个战士衣服被打着起火,便带着满身火烟扑向国民党军。守军完全被其勇猛气势压倒,掉头溃逃,解放军乘势占领这个高地,并生俘连长以下35人。国民党军乘二团立足未稳之时展开反扑,前后发动7次集团冲锋都被击退。傍晚,二团一部插入新开岭东山,三团也配合夹击,激战一个小时,国民党军一部被歼,一部沿潮河逃窜,其余退守妈妈山。 一旅一团在潮河以东南台一线与守军激战整日。国民党军拼命争夺扼守道路的小庙山。坚守小庙山的一团二连顽强血战,子弹打光就用刺刀和石头与其搏斗,在其他部队配合支援下,击退国民党军多次集团冲锋,确保阵地不失。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时,黄晋纵队一旅赶到古北门,立即投入战斗,一旅四团开赴下甸子,划归一旅指挥:二旅六团进入北台,与在南台的一旅一团共同御敌;二旅五团一个营留守古北口南门外,其余两个营进入北甸子阵地,防备国民党军从右辈订口进攻。一旅一团和二旅六团联合出击,在黄昏前将敌军两个营击溃,歼敌大部。一旅开团一部在古北口城外,也将一股进犯之敌消灭。当日,国民党军一部进攻香水峪阵地,被冀东十六团、五十五团联手击退。夜间,二旅四团一个营奉命偷袭被敌占据的妈妈山,指战员乘着夜色猛冲猛打,打得国民党军懵头转向,乱作一团。该营予敌严重杀伤后,又主动撤回原阵地。经过整日鏖战,除妈妈山主峰暂时还被敌人控制外,其他被占领的高地均被夺回。国民党军企图在停战令生效前抢占古北口的计划被彻底粉碎。 14日拂晓,国民党军不顾停战令已经生效5个小时,又以新开岭牵制性佯攻为掩护,向香水峪方向发起猛烈攻击。冀晋纵队一旅二团调至香水峪一线,与冀东十四军分区部队一起共同阻击进攻。战斗十分激烈,国民党军猛烈炮击香水峪一线阵地,不惜代价连续发动大集团冲锋。至中午,国民党军攻占几个山头,但损兵折将,伤亡严重,已无力继续进攻。进犯新开岭的敌军也受到沉重打击,战损严重。此时,冀察纵队已进抵兵马营一带,构成对国民党军侧后翼的直接威胁,其军心开始动摇。乘国民党军疲惫之机,冀晋纵队展开全线反击。随着冲锋号声响起,指战员争相跃出战壕,一批批国民党军被消灭,一座座山头被夺回。正当冀晋纵队乘胜追歼溃敌之时,突然飞来4架美国飞机低空盘旋,撒下大量信战传单,美军飞机不早不迟偏偏在国民党军队即将被消灭之际赶来散发停战传单,正说明美国不是什么“和平使者”,而是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帮凶。冀晋纵队指战员强压怒火,继续奋勇追歼溃敌,至黄昏,收复了被攻占的全部阵地,将国民党军赶回石匣城。停战前后国共两军这次较量,终以国民党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古北口战役,国民党军直接投入战斗兵力1.2万余人。冀晋纵队和冀东第十四军分区部队以牺牲100余人的代价,毙俘国民党军15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场胜利,不仅给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保卫了战略要地古北口、承德和热河解放区,而且挫败了国民党军企图在停战令生效前打通进军东北道路的战略计划,是反对内战、保卫和平的一次战略性胜利。 这一胜利是在中共地方组织、解放区民主政府和战区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正当古北口保卫战激烈进行时,中共热河省委派出以省政府第一副主席李子光为团长的战地工作团来到古北口,并在令公庙召开军民大会,转达热河省人民对全体参战指战员,全体支前人员的亲切关怀和慰问,大大鼓舞了参战军民斗志。密云人民齐心协力支援前线。河东密东办事处和河西丰滦密联合县党政负责人都亲临古北口前线,全力组织支前工作,保证部队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密东办事处还成立支前办事处,专门为前线部队筹集柴米油盐等物资。密东县支队和丰滦密联合具支队开赴前线,为主力部队运送粮食和弹药。各地支援的粮食,蔬菜,粉条,猪肉等,源源不断地运到古北口。古北口人民为救治伤员,一夜赶制出600余副担架;古北口火车站工人组织铁路平道车,昼夜不停地运送伤员;古北口全民总动员,妇女和儿童组成慰劳队照料伤员,男人全部上前线抬伤员,运物资,并把饭菜一担担送到前沿,许多人从战斗打响起,几天几夜没有休息,一直坚持到战斗胜利。

我军守卫古北口 1月中旬,冀察热辽军区在古北口召开祝捷大会,万余军民参加,热烈庆祝古北口保卫战的胜利,降重表彰保卫古北口的有功部队和个人,冀东第十四军分区第十六团三营七连被授予“英雄阻击连”光荣称号。1月26日,热河省政府和冀晋纵队在古北口召开万人追悼大会,悼念在保卫战中光荣牺牲的烈士。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赵尔陆,热河省农会主仔曹国首干哀乐声中主祭,军民等各界代表讲话。古北口车站铁路工人提议,为烈士建碑以志永久纪念,获得大会一致通过。1946年7月1日,一座高约5米的古北口保卫战阵亡烈士纪念碑在古北口东山落成,碑座四周铣刻着100余名为实现和平而献身的烈士姓名,年龄,部队番号和籍贯,碑身正面镌刻着赵尔陆将军手书的“河山永在”四个大字。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从密云出发,经石匣向古北口再度发起进攻,意图一举占领承德和整个热河省。 为了挫败敌人的阴谋,晋察冀军区为配合东北作战,以第1纵队及热河军区独立第1(后改为独立第16旅)、第2(后改为独立第13旅)、第3(后改为独立第14旅)旅和热中、热了、热东各军分区部队分3路向热东之国民党军实施反击。北路收复古山、平庄等地,并控制了赤峰至叶柏寿间铁路;中路收复了三十家子,切断了凌源至平泉的交通;南路阻断了北宁铁路。8月,国民党军又将第53军两个师、第93军两个师增调热河,配合第13军向承德进犯。此时,普察袁军区主力正用攻大同,热河仅有独立第13、第14旅,遂放弃正面阻击,集中兵力于北线作战。28日,于承德以北的头沟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尔后主动撤出战斗。国民党军遂占领丰宁、滦平、兴隆、承德和古北口。 国民党军占领承德后,即以第93军分左右两路向赤峰方向进攻,9月11日,进至宁城、叶柏寿一线。晋察冀军区乃集中独立第13、第16、第17旅及骑兵旅等部打其左路,18日强袭乃林,将暂编第18师击溃:23日攻宁城,歼灭暂编第18师1个团。尔后转移兵力,将右路暂编第22师围困于建平城内。10月5日,国民党援军与建平守军会合。晋察袁军区部队遂于10月9日向南北两个方向转移,国民党军于11日占领赤峰。至此,热河保卫战结束,解放军虽然没有守住承德,但共歼灭国民党军3.1万余人。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自此以后,密云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冀东地区 一、通县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扶植下抢占胜利果实,积极发动内战。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武装力量空前强大,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中共冀东四地委于1945年10月召开三通香共产党代表大会,酝酿调整行政区划,组建通县党政军群组织机构。1946年1月,通县单独建县,在尹家河成立通县县委、县政府和西集二区区政府。 1946年1月10日,国共签订《停战协定》,但通县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不履行承诺,先后向解放区发动了27次进攻,在通县截击开往东北的八路军,并在马驹桥、张家湾、牛堡古、后榆林庄等地建立据点。在中共通县县委领导下,1945年冬,通县县大队、武工队在新河、马驹桥一带打击了来犯之敌,冀东13团在南刘各庄歼灭国民党一个营。1946年初,县大队在通县东部伏击了国民党军一个营,4月,冀东军区16团1营在西集后寨府击退了来犯之敌。 1946年7月,美蒋联合制造“安平事件”,大举向冀东解放区发动进攻。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通县所有村镇几乎都被国民党军占领了。从1946年9月到1947年1月,敌人杀害通县的革命干部、积极分子54人,查封抗日军属600家,抓捕革命群众6653人,并在各处建立反动地方政权和地主武装,一些恶霸地主组织还乡团,向农民反攻倒算。面临残酷的斗争环境,通县党政机关被迫转移到平谷山区。 冀东战役的导火索:安平事件 1946年7月至8月,国民党河北省保安团和张家湾壮丁队,进犯解放区觅子店地区,遭驻安平镇(时属通县今属香河县)冀东解放军五十三团五连、通县县大队回民连和三区区小队阻击。在激战之际,平津公路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向解放军发动攻击,解放军被迫自卫还击,国民党政府军乘机逃脱,美军也向天津方向退去。7月29日上午8时,一队军车自天津向安平镇高速驶来,解放军连长在辨别汽车标志时拦截汽车,欲与交涉,突遭车上美军射击,同时,美军跳下汽车向解放军阵地扑来,解放军被迫反击,受阻美军涌入公路两侧大沟对抗,又被埋伏在玉米地里县大队回民连和路东区小队射击,美军大乱,只有尾车掉头逃往天津。下午3时,美军分乘23辆军车从天津赶来支援,在距解放军阵地很远就密集射击,解放军待美军逼近阵地时,以短枪、刺刀、手榴弹与其短兵相接,战斗处于胶着状态,一直至傍晚。国民党政府军飞机飞临安平上空向解放军阵地俯冲扫射,美军乘机退往北平。这次武装冲突中美军死伤10人,损失吉普车2辆和枪弹等物资。此役沉重的打击了美蒋军队嚣张气焰。 二、顺义 抗战胜利后,顺义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胜利的喜悦渴望在和平环境下从事生产,建设自由民主的新生活。但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抢夺胜利果实。 1945年2月,正是敌后抗日军民向日军进行最后抗战的时候,流亡在陕西省郿县的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举办了一个“河北省各县县政干部人员训练班”,招收投敌分子,进行训练,准备胜利后“劫收国土”。顺义县后桑园村地主王振德,原是日伪时期伪顺义县东府小学校长,由于不满解放区土改政策,跑到陕西,参加国民党举办的训练班。1945年4月,王振德受命潜回顺义,伺机“劫收”。 日军投降后,国民党中央政府密令各地日伪军及汉奸就地“维持治安”,不得向共产党、八路军投降。此时国民党军队,远在西南大后方,来不及到达华北,便利用、收编日伪汉奸甚至侵华日军“壮大”“劫收”大军。 1945年9月27日,王振德被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任命”为顺义县县长,进县城“劫收”顺义。王振德上任伊始,将伪县公署置为国民党顺义县政府,将日伪时期特务机关新民会会址改建为国民党顺义县党部,任命新民会会员刘文全为国民党顺义县党部书记,新民会会员卢锡寿为国民党县党部秘书,汉奸崔锡九为县警察局局长,伪警官许世贤为督察员。在县党部之下成立三青团。为了巩固国民党的统治,王振德霸占日伪时期大批战争物资和生活用品,将残余伪保安队、伪警备队改编为国民党保警队,成立警察局,编成三个中队九个小队共1142人。9月29日,王振德发表“告全县民众书”,标榜自己是抗日英雄,要“树立廉洁政府”,并煞有介事地逮捕了日本翻译叶绍侠、日本特务彭贵华等十余人,私下却放走了顺义头号汉奸、县知事李辉。上任仅半个月,王振德便率队回家乡后桑园村杀害农会干部刘文静、丁广平。 10月下旬,国民党在其所谓的“光复地区”重建区村政权,恢复保甲制,部署武装,侵犯解放区。国民党92军56师沿平古铁路由南向北,侵占张辛、牛栏山等44个村镇,其156团2营6连200余人向东过潮白河发动侵占俸伯的战斗,三通顺联合县五区、八区基本被国民党军占领。国民党24军和河北省保安军进驻孙河等地,侵占平古铁路以西地区,并制造了以摧毁西部顺义县政权的“土沟”事件,造成军民大量伤亡,成立仅一个多月的(西)顺义县委县政府被迫撤到北部山区活动。 到1946年3月底,国民党军侵占李桥、牛栏山、张喜庄、王泮庄、小店等地,在龙王头、富各庄、姚各庄、俸伯等村镇及交通沿线修筑20多座碉堡,平古铁路每隔3里就修建一个碉堡,架设从县城到高丽营、牛栏山、河南村、俸伯等处电话线,整修公路,加固城墙,恢复保甲大乡制度,收罗汉奸流氓为乡保甲长,把全县编成6镇22个乡335个村549保5248甲,并建立地主反动武装义勇壮丁队(又称“伙会”),王振德自任大队长,崔锡九负责日常训练。 1946年1月10日停战令颁布后,驻顺国民党军以停战为掩护,加紧备战并向解放区进行疯狂“蚕食”。据不完全统计,仅1946年1月至6月,讨伐解放区的敌军杀害地方干部共54人。 停战期间,驻顺国民党军多次袭击八路军驻顺部队。1946年4月28日,我平北主力部队24团1营在团参谋长周德礼的率领下,应(西)顺义县县委书记姚秦城(秦城)的邀请,驻守衙门村,协助县委工作。国民党166团闻讯后,出兵包围、炮轰衙门村。八路军与敌交涉,指出他们违反停战协议,要求他们停止炮击,撤出门村。国民党军置八路军要求于不顾,继续攻击。八路军奋起自卫还击。为避免更大冲突,主动撤出衙门村。战斗中,八路军伤亡6人,群众伤亡3人。事件爆发后,驻北平国民党机关颠倒黑白,诬蔑八路军擅越防地、制造战事。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当局以“和谈”为名掩护,加紧部署内战准备工作。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至9月中旬,冀东解放区所有县城全部被国民党军占领,顺义县“伙会”配合国民党军队,蚕食(东)顺义县杨各庄等172个村庄、(西)顺义县近200个村庄,给解放区造成很大破坏。 (顺义解放前,作恶多端的伪县长王振德已经被我军击毙,杨家彦接替了他的一切职务,慑于我军威势,不敢再做什么过于出格的举动了。) 三、平谷

抗日战争后期,我军解放平谷以后,城关内外残存的日伪行政、特务组织很多,遗留下的日、伪、警、宪、特人员遍布城乡。清理敌伪人员的工作相当艰巨,必须公开的控制和隐蔽的斗争相结合,采取公开的号召自首、坦白、登记报告制度。对有罪行、又有破坏拒不坦白的,发动群众进行揭发斗争,罪大恶极的给予逮捕法办。仅城关区登记的就有数百人,其中数十人被惩处。起到了打击了敌人,安定社会的作用,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可就在人民正扬眉吐气的时候,该死的反动派破坏了“双十”协定,又发动了全国的内战,妄想侵吞人民的胜利果实。 1946年9月中旬,国民党军经顺义、三河、密云,兵分三路侵占了平谷县城和蓟县县城。我军被迫转入山区与敌周旋。时间不久,我十四军分区司令部和县大队兵力,趁敌人尚未站稳脚跟之际,发动了攻打平谷城的战斗。 当时平谷一区的干部大部分都参加了此次战斗。因为区里干部对地形熟悉,就确定由这些干部带队。我方在城北门、西门、南门 三面都部署了攻击部队,战斗一打响,机枪、步枪、手榴弹、小炮响成一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前沿阵地传来消息,我军已占领西门楼,正往城里推进。接着,南门城楼也被我军占领。经过一段时间约四时左右,接到报告说,敌人把城西门内房屋都放火烧着了, 同时借助混乱局面进行反扑,使我军进攻受阻。当时已接近拂晓,彭副参谋长站在天齐庙上指挥,命令小炮手向敌阵地开炮,一发、两发、三发,炮弹 都命中目标。我军从西门、南门正在往纵深推进,马上就要一举歼灭敌人主力部队时,忽然传来消息,另一股国民党军队,约一个营的兵力从城东北增援上来。当时天已大亮,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避免更大伤亡,保存实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打击敌人,我军主动撤退转移。 此次攻城,虽没取得成功,但也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挫败了敌人的威风。 ④平南地区—大兴

抗战胜利后,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大兴的党政军民以更加坚强的革命意志,投入到更加激烈更加残酷的民族解放事业中。大兴、宛平两县县区干部在斗争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数十人将热血洒在大兴这块革命沃土上。 大兴地区人民武装,在与国民党政府军及地方武装的多次较量中成长壮大,愈战愈强,仅大兴县县大队(独立营)就曾三次收到冀中军区嘉奖。经过八年抗战考验的大兴人民,为求彻底翻身解放,更加奋不顾身地投入人民解放战争的革命洪流。1945年秋的扩军运动中,500余名大兴子弟参加人民武装。 1946年5月,国民党军从黄村、南苑、良乡出发,向固安发起进攻。要占领固安,敌人首先要打通黄(村)固(安)公路,而庞各庄,榆垡作为公路上的重镇,由我军牢牢把守。 庞各庄保卫战前,在中共宛平县委、县政府组织领导下,庞各庄、榆垡一带数十村庄的8000余民工,仅用两天一夜时间,就在庞各庄北、东、南三面修筑了一道长约5公里的防御工事;庞各庄保卫战中,400余名县区村干部及民兵积极参战。这些村干部及民兵,在撤出庞各庄不久,即自动组织起一支人民武装-宛平县复仇大队,后正式改编为县大队。 虽然庞各庄、榆垡最终被敌人占领,但我军死死地拖住了敌人,给固安的友军部队争取了宝贵的转移时间,还给敌人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随后,另一股国军从天津出发,沿平津公路和北宁铁路向西北推进,先后占领礼贤和采育,至此,大兴全境被敌人占领。 至此,我军的解放区又进入了新的困难时期。

49、解放战争•内战全面爆发前的以及爆发初期的平郊局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