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妈妈学会“示弱”,孩子会变得更好!

2023-03-06 11:21 作者:学之道讲堂  | 我要投稿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提出一个名词“Good enough mother”,足够好的妈妈。而这个“足够好的妈妈”被很多心理学家理解为,“刚刚好的妈妈”或者是“60分的妈妈”。也就是说,完美的妈妈、能干的超人妈妈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意味着就是足够好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妈妈似乎又都不是“足够好的妈妈”,因为,她们总是会替孩子处理好一切问题,小到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大到报哪些兴趣班、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反正,只要和孩子有关的事,妈妈们就不能松懈下来,始终抱着为孩子好的心态,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可是,妈妈们有没有想过,你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孩子又该做些什么呢?

 

其实,在教育孩子上,妈妈们不需要太“负责”,适当地“偷个懒”,跟孩子“示示弱”,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这里所说的“示弱”,不是说妈妈们要在孩子面前低三下四,唯唯诺诺,而是说妈妈们要学会耍点小聪明,以弱克刚,让孩子快速成长起来。

 

那么,妈妈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怎样“示弱”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妈妈们这样做。

 

一、在生活上示弱

 

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帮大人的忙,这会让他们感到特别骄傲,觉得自己是妈妈的小帮手。所以,妈妈们不妨试着在生活上“示弱”,多让孩子帮帮自己。

 

比方说,和孩子去商场买东西,妈妈们就可以扮演一下“弱者”,请孩子帮个忙,“宝贝,妈妈拿不动那么多,你帮妈妈拎一部分东西好不好?”像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把替妈妈分担转化成行为上的习惯,认为帮助妈妈,照顾妈妈是理所应当的事。

 

二、在决策上示弱

 

不少妈妈们热衷于当孩子的军师,不论大事小事,总会给孩子出谋划策。事实上,妈妈们偶尔保持沉默,把话语权和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会更有主见。

 

因此,平时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商量着去做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多问问孩子的意见,比如去菜市场买菜之前,可以问孩子,“妈妈今天不知道要买什么菜好,你能帮妈妈想一想吗?”;准备假期旅行时,不妨询问孩子,“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有意思?”

 

通过决策上的“示弱”,既能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能提高孩子的参与度,从而营造一个更为温馨的家庭氛围。

 

三、在困难上示弱

 

成年人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没必要在方方面面都逞强。当孩子问我们问题,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的时候,就不必含糊其辞,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不,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这种示弱,不仅不会破坏大人在孩子心中的高大形象,反而能拉近孩子跟大人之间的距离,产生联动,同时也能在心理上给孩子带来鼓励,让孩子觉得“妈妈也不会,看来我也不是很差”,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才会更加自信与果敢,不会随随便便否定自己。


妈妈学会“示弱”,孩子会变得更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