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冯胜

冯胜

冯胜(?—1395年),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定远(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冯国用之弟,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朱元璋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冯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掌亲军。后大破陈友谅军于石灰山,解安丰之围,取淮安,克平江等,论功仅次常遇春,迁右都督。洪武元年(1368年),以征虏右副将军之职奉徐达之命西向攻克陕州,进占潼关,元守将李思齐、张思道分别西逃凤翔、鄜城,河南至此平定。后守汴梁。
洪武元年(1368年)至二年(1369年)明取山西之战中,副将军冯胜、偏将军汤和率南路军于洪武元年十月渡河北上,以策应攻晋主力。相继攻克武陟、怀庆、泽州。初十日,攻取潞州时,接到徐达迅速北进的命令,遂日夜兼程北进。洪武二年(1369年)元月初五日与徐达会师太原。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至十二月明攻甘陕之战中,胜与常遇春均以副将军之职率先遣部队渡黄河攻取陕西。师至巩昌兵分两路,胜领一路平定临洮。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以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十五万兵分三路,出击漠北,徐达的中路军为扩廓帖木儿大败于岭北,死伤万余人;李文忠之东路军轻敌冒进阿鲁浑河,与元将哈剌章激战,几乎战死;冯胜率傅友德等之西路军先出金兰趋甘肃,以疑元军,连战皆捷。取甘州、兰州,又击败北元兵于瓜州、沙州,控制甘肃。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20万远征辽东。胜率军抵达通州后,侦知纳哈出分兵屯守庆州,遂遣蓝玉率轻骑乘天大雪出兵,杀其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奚,获人马而还。三月初一日,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兵大宁。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兵5万人驻守大宁,率大军直捣金山。六月十九日,进至辽河之东,获其屯兵300余人,马40余匹,进驻金山之西。时乃刺吾亦到达松花河,力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被迫投降。冯胜旋遣官谕降,得其军民24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无数,最后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六月底,冯胜等奉命班师,令傅友德编集新附军士,驻守大宁,以防故元余众进犯。冯胜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在诸功臣之中位列第三。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其亲戚向朱元璋控告冯胜私埋兵器,因小罪为朱元璋以蓝玉党而赐死。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义女、女儿冯秀梅、冯文敏同时被害。冯胜和傅友德一样直至南明时期才给予昭雪。
统帅 A-
(冯胜骁勇冠绝,经营雷雨,战龙湾,取淮安,克庆阳,征金山,十余年间,除肘腑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混一。时太祖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武力 A
(冯胜长身巨庞,勇悍善战,射百步命中。有所攻战,则擐甲前。)
军谋 B
(冯胜通兵法,及从太祖,预进止机宜,当李善长亚。后典亲军,侍谋议最密,常制诏,征讨居常遇春下,功甚多。然平陕之际,代大将军徐达节制诸路兵马,且与胜国联幕而处,变隙不常,胜不奉命,遽还京,倘庆阳伺寡再叛,为半壁之忧不小。至金山役,部伍无法,致使濮英等人马三千陷没于虏。又擅发留守大宁军卒,遂遗残胡后患。考当日太祖褒美之词,不免近於妄矣。)
智略 C+
(冯胜喜读书,多智略,早备心膂,茂勋帝籍,仿古名将无以尚兹。然其急功贪财,又不识大义。帝晚年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固无以保全,盖自取败亡之阶矣。)
内政 D
(冯胜在军事多不律,尝於洪武二年四月克河州,以化外之地,不可守,将城楼库房屋尽行焚烧殆尽,拘虏南归。自洮河至积石关三百余里,骸骨遍野,人烟一空。后降纳哈出,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出之妻求大珠异宝,王子死二日强娶其女,失降附心。)
魅力 C
(冯胜与兄并有俊才,帝颇爱异之。诰词谓胜兄弟亲同骨肉,称扬之者甚至。然胜积血甲霜刀者最久,即其中不能无欲,且又时时见骜桀,焉能免乎?夫以全陕重任,庆阳废诏,其罪莫大也。帝但切责,诚欲存其锋别用之。胜犹专为己私,多忤帝意。昔汉高醢之为赐,宋武拉于坐右,良有以而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