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2500:湖泊群系
生存难度: Class 宜居 》安全 》可持续社区 》有害实体隔绝 Level -2500是后室的第2500个负数楼层。 描述 湛蓝与苍翠交织的湖景 Level -2500是后室中稀有的宜居性较高的楼层,楼层的基本地形是山脉和湖泊。湖泊会不均匀地散落于群山之中,它们通常位于一些凹谷内,湖泊的大小不会超过2000平方千米。湖泊和山群随机排列着向远方无限延伸。湖泊中的湖水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被证明为纯度较高的清澈性状杏仁水,因此可以被流浪者直接饮用。在地平线附近的地面,Level -2500的温度是较为适宜的,目前一直维持在18℃,且温度的恒定性仍然会保持一定长度的时间。目前,Level -2500已经被较为彻底地勘探,部分标志性地形已经被M.E.G.CN进行了命名处理。 天空
相对于前室,Level -2500天空所呈现的蓝色更加深邃,也更偏近纯粹的蓝色。这里的空气几乎不会出现任何尘埃,在靠近水平面处,这里的空气组成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主,而在高层大气,则以氟气和氮气为主。Level -2500的高空是异常寒冷的,相比于前室,这里的离地距离越大,温度降低的幅度也会越大。根据未被确认的资料称,在离地距离为6000米的高空中的真空环境下,这里的温度已经降低至-271.8℃,直逼绝对零度。 通常,由于流浪者们看到的Level -2500的天空中的太阳在短时间内几乎纹丝不动,因此该楼层被认为不存在昼夜循环并会永久保持在白日状态。但随着M.E.G.CN对着该楼层的深入研究,发现近五年内,该楼层中太阳光入射地面的方向与地平线的夹角发生了大约3°的微变,这一观点于是遭到了推翻。根据这个数值,M.E.G.CN发现目前该楼层一次白昼的时长将会长达300年,而目前正是处于Level -2500早晨的这一时间段。也正是因此,曾经也广为传播的Level -2500温度恒定论调遭到了颠覆,但若以个人的尺度来看,这些也并不是荒谬不可接受的。 云在Level -2500中也是常见之物,它们一般会在2000米~2800米的高空中出现,它们所飘往的方向与高空此时的风向有着直接联系。这些云通常呈现棉丝状,它们并不会堆砌得很厚,形成庞大的鬃积雨云,囊括大半个天际,只是作为蓝天的点缀而已。归咎于Level -2500中云层所处高空的温度已经低于了-21℃,在Level -2500中出现的云通常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云中几乎不会出现微小的水珠。因而,如果流浪者仔细观察这些云,便能发现它们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形变,如同固体在空中平移。 严格意义上来说,Level -2500不存在任何天气的更替,这里目前为止只有晴天这唯一一个天气的存在。但在极端情况下,当云层罕见地形成在了低空(一般被认为是离地平线距离小于1200米的空中),这里的温度将超过9℃,并使得云层一定程度上可持续发展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后,云层的累积使得其厚度超过了300米,已经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降雨。但这样的云层不可能会向前室之中的一样,直接遮住整个天空,形成阴雨,它们能遮盖的将是天空的极小一部分,以至于流浪者在这些云层之下体验下雨时仍然可以看到阳光斜射到地面上,形成“太阳雨”的景致。这种情况下,随着太阳光在雨滴之间的不断折射,有一定概率会形成彩虹。雨停后,云也将会散去,最终形成一簇簇云霞。这种降雨给予了Level -2500一定程度上的水循环,理论上如果温度合适,还能形成降雪,不过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 石滩
沿岸堆砌的岩石形成的石滩 在一个较大湖泊与沿岸山脉的交界处,流浪者可能会看到一片片石滩。湖泊中的水流轻微带动了湖床的碎石,将其拖向岸边。在一个体型较大的湖泊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波浪,随着波浪冲刷堤岸,泥沙被其裹挟着带走。余下一些体积较大的磐石则会留在堤岸边,当碎石纷纷也被波浪裹挟而来,磐石和碎石的堆积造就了一片片石滩。石滩的大小一般不会超过100平方米,其中岩石的颜色呈现灰色或白色,这些岩石的形状各有不同,体积大小的差别也通常很大。一片石滩的界限通常也就是湖中波浪能到达的最远处,在湖面水位较高时,石滩的大半部分都会被湖水所淹没。 湖泊
湖泊一般出现于山的凹谷。Level -2500中,湖泊的深度在4米~15米之间不等,小型湖泊的表面几乎不会出现涟漪,而在大型湖泊中,湖表面的空气流速将变得稍快,随后导致波浪的出现。湖泊中,可能会出现鱼群,但它们被只认为存在于较大的湖泊中,小型湖泊中将会出现水草生长在河床。湖泊中水质良好,流浪者在岸边观察这些湖泊时,流浪者甚至可以直接观察到湖床上的一切物体。但如果在远处观察,由于湖泊表面的水对于蓝光和紫光一定程度的反射和散射,你将只能看到一片蓝色的湖泊,而看不到湖底。 高度差导致的瀑布 当湖泊的内部高度起伏较大,或湖泊恰好地与断崖交汇在一起,两个不同高度的湖面将会导致瀑布的产生。瀑布将湖水从高处湖泊倾洒到低处湖泊,高度差导致强大的垂直水流在湖面激起波浪,水花四溅。瀑布的落水处将会形成水雾缭绕的景象,随着垂直水流的注入,水幕对湖面的冲击力也是极大的,同时会产生最高可达100分贝响度的水声,因此我们并不建议任何流浪者靠近观赏这些瀑布。这些壮观的瀑布并不会永久地存在,在高处湖泊所有的湖水随着瀑布的水幕注入地处湖泊之后,高处的湖泊将会不可避免地迎来干涸的命运,目前,M.E.G.CN对此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的实例。 在M.E.G.CN对于部分具有一定深度的大型湖泊勘探过程中,曾意外地发现这些大型湖泊的湖床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平坦。在人的视野中,大型湖泊的湖床由于水质良好能够被直接观察到,而且清晰可见地极为平整。但声呐探测仪的探测结果显示,湖床应该是坑坑洼洼的,甚至勘探到了一些深不可测的洞穴。对此,M.E.G.CN又对于一些较浅的湖泊进行声呐探测,同样勘探到了一些不存在的洞穴。目前这种现象的成因未知,被M.E.G.CN命名为声呐干扰现象(也被称为声呐异常现象)。 山脉
对岸的山脉 山脉通常环绕在一座座湖泊周围,它们将湖泊之间相互分割开来。Level -2500的山脉表面被绿色草本植物所覆盖,同时也有大量树木的生长,少数情况下,你还有可能遇到簇拥这生长的绿色竹林。山脉的顶峰高度一般并不会太高,在1000米左右,这里的温度徘徊在9℃~11℃不定。山脉表面是极为平整的,并不会出现任何洞穴。经过统计,Level -2500中山脉的山坡与地平线的夹角平均角度约为32°,因此流浪者直接攀爬山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建议流浪者在前往其他地方时优先选择山脉之间较为平坦的地方作为途径地。 研究 实体隔绝网络 对于Level -2500中后室实体被完全隔绝的现象有多种解释,实体隔绝网络理论是目前广泛得到认可的一种说法。根据该说法,实体隔绝网络的诞生要追溯到非常遥远的时代,它处于后室空间内但会将所有后室实体隔绝于网络之外,根据后室大模型的推算,在80亿年前它就已经出现,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对后室产生任何影响,这时的实体隔绝网络极为不稳定,仍然在后室空间内漫游。直到公元前1800年前后,这时人类文明已经初步产生,实体隔绝网络包含的后室空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楼层,成为Level -2500的雏形。在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该楼层陆续受到前室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造就了一个宜居的环境,Level -2500也基本变成了如今的样貌。 昼夜循环 Level -2500拥有一个极为漫长的昼夜循环。由目前的推算模型来看,昼夜循环并非在Level -2500诞生之初就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公元1400年前后才出现的。目前我们对于Level -2500的所有描述和研究资料都是基于目前其所处去的白昼状态的条件之下。至于Level -2500的黑夜状态,目前完全无法得到任何可靠的信息。 温度骤降 Level -2500虽然如同前室一样,离地平线的垂直距离越大温度越低的特点,但根据M.E.G.CN对于Level -2500的高空勘探显示,在离地平线5400米以上的高空就已经接近绝对真空的状态。虽然目前我们无法测得高于地平线4000米以上高空的温度,但根据模型推算,在4800米~5200米之间高空的温度将从-46.6摄氏度骤降至-262.7摄氏度,400米区间内的温差超过了200℃。如此巨大的温差导致这里的空气流速极快,因此这一区间的风速被认为会超过60m/s。 记录 发现记录 1973年8月16日,某位流浪者在Level -206中的水池水下意外溺水,随后他出现在了Level -2500的一片湖泊中。在他发现此处有较好的网络连接时,便立即开始尝试联系M.E.G.CN,当时,流浪者并未认为这里是一个全新的楼层,只是尝试向M.E.G.CN咨询关于这里的一些信息。经过M.E.G.CN在数据库中查找以后,并未发现符合流浪者描述特征的楼层,因此工作人员意识到一个全新的楼层已然被发现了。 随后,经过接电人员向M.E.G.CN高层汇报之后,对于Level -2500的探索工作陆续开展。1973年8月22日,探索队E5来到Level -206尝试溺水进入本层,果不其然,在探索队E5的队员相继溺水以后,陆续被传送至Level -2500。探索队队员与流浪者保持联系,并在1973年9月1日成功汇合。在汇合前,探索队E3也在途中察觉到这里除了一些类似于前室的动植物外,不存在任何其他实体,也就是有害实体并不会在本层出现。经过对楼层的一些观察后,探索队队员开始登记本楼层的档案到资料库中,并将该楼层的生存难度定级为Class 0。所有基本探索工作相继完成后,探索队开始寻找方式离开该楼层,一开始他们耗尽思绪地进行卡出,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发现仅仅需要再次在湖泊中溺水,你便又可以回到Level -206,这是楼层之间极为少有的可逆出入口。 在后续的探索过程中,M.E.G.CN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这里湖泊中的水为一种极为清澈无杂质的杏仁水,受到这个结果的影响,Level -2500的生存难度调整为Class 宜居。之后,M.E.G.CN也开始在这里陆续建立基地、庇护所和中转站。 日志 找到的字条 滨湖临山 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游荡于生机漫溢之处。湖泊的散落无序而优雅。云霞作为白色的丝绸点缀在天边,湖面如图一面光滑的镜面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个倒立的副本。湖中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到了湖边,已然成了一道道起伏的波浪。在波浪的冲刷下,泥沙被剥蚀而去,只剩下藏匿于泥沙之下的磐石巍然不动。蔚蓝、苍翠在这里互相交融,形成一个无论从任何视角看去都无比优美的画作。雄奇的瀑布将断崖掩映在水幕之后。自然之母造就了一座座绮丽巍峨的景观,而它们无可避免地将消逝云散于时间的尘埃之中。 在这里,我所看到的,是各种鲜艳色彩的融合之景;在那里,我所听到的,是各种美妙乐器的重奏之音。无处不令我沦陷,无物不令我惊艳。浪花之尖,荡漾声横穿过我的思念;山脉之巅,起风声直驰入我的心间。这里的一切,都在呼唤我记忆中的那个地方,关于那里的记忆,如今已被无处不在的危险雪葬。接下来,是时候过一段安逸的生活了,我选择将余生寄托于群山和波浪,思想寄托于遥不可及的家乡。 实体 该楼层中未发现任何有害实体,出现的所有实体都在前室有类似的存在。 据点和前哨站 “湖岸木屋”前哨 隶属于M.E.G.CN。 前哨站中有定期更换的两面看门员,他们会告诉流浪者关于此楼层的一些信息。 该前哨提供了一个木屋作为刚刚来到这里的流浪者的休息室。 无交易事项,对流浪者友好,保持开放状态。 “中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