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如何选择专业?
高考后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呢,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于每一届准大学生又十分重要,选择专业不仅关系大学学习生活的日常,同时也衔接着今后考研或就业的大方向。在社会上许多人观看个人简历时,主要看的也是本科学校与所学专业等,选择大学的专业需要打破信息差,需要选择一个贴近自己爱好、未来较好就业的工作,又契合时代社会发展的专业。 在此,推荐各位准大学生去看看考研择校、择专业的公开课程,因为等到大三学年了,要不就是保研、考研、或者直接就业工作、少部分人创业等,这些都是大学之后必然经历的人生发展过程,但需要你在大三学年基本决定下来,所以提前了解未来会选择的路,提前几步规划准备好大学的生活发展,把握一定优势,充实自己内心,准备好大学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选择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大学生活。 大学总共有十三个大类专业,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每一个专业都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且选择每个行业未来就业方向是不一样的。 一、从学校来看这里我们不谈具体学校,也不谈地区等,单从学校看,应该选择那些学校。 1、能去名校一定要去名校,考上名校未来人生属于自己的选择权明显有大幅度提升,名校保研率高,各项奖学金、助学金等等政策助力大学生活无忧;学术论坛、专家讲座、各类文艺晚会等;并且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校友资源丰富,这个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想想在学校中可以接触社会大牛、名校导师、行业精英等,提前储存有价值的人脉,当然前提是你自己必须也是“牛人”。 2、总体来说,未来人生的就业是两个大方向,一是考公考编进入体制、二是进入公司企业,创业严格意义来说也是属于公司类型的。大家可以查查各个级别的领导者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不是白说的啊。同理,看看社会上著名的企业家、各个行业领军人物是那些学校毕业的。花点时间,认真看看并分析这些名人、牛人成长过程中的履历背景,再看看他们毕业的院校,估计你也应该有所明白了。 记住,看大多数的,不要看特殊个例,缺少普遍性,很难学习。 3、如果高考成绩只能上一个一般的学校,如何选择?这是绝大多数准大学生的难处。先自我定位清晰,大学学校一般就意味了“先天不足”,应该通过大学中的“后天修炼”补全短处,比如各项与未来就业相关的证书——从个人未来期望进入的行业选择考取;有含金量的实习;省级及以上有含金量的竞赛、比赛;科研课题的论文、报告;个人申请的专利、知识产权等,每一项都是可以丰富个人简历的。 人生的成功就是把每个阶段的小成功积累到一起的总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大学中把握好每一次选择与机会。关于学生在大学可能会遇到的各项问题——学习、生活、成长、内心情感、思想迷惑、实习等等,在后续的文章中会给出具体的分析思路、应对方法、解决策略。 二、从社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来看 1、建议选择新兴领域行业中的专业,新兴行业是国家战略支持的、是国家政策扶持的、是目前缺少人才的,是具备个人选择空间与发展潜力的。但选择新兴行业的专业后,也意味着需要学习除学校课堂讲解的课程知识外,更多行业前端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会蛮辛苦的,但这些东西是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学习得到的。 下面是六大新兴领域的行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等 高端装备领域——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及相关服务等 新材料领域——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相关服务 新能源领域——先进核电、大兴风电、高效光电光热、高效储能及相关服务 节能环保领域——高效节能产品及设备、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先进环保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动力电池及相关服务 生物医药领域——生物制品、高端化学药、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及相关服务 2、大学与城市、就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大部分的学生今后也会选择在家乡或者就读高校所在城市及附近市县工作的,所以需要了解未来就读高校、就业城市的具体情况。每个省份、每个地区、每个市县的发展定位是不一样的,比如黑龙江、河南等省份很明显就是中国粮仓,这是国家战略粮食安全的定位。比如上海是全国经济金融中心、杭州是全国互联网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等,要带动整个珠三角、甚至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诸如此类,需要结合各个省份的发展战略、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与定位,再根据自身爱好选择那个城市的大学专业。 三、从个人推荐来看 在此,我想先浅谈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什么是成功?如何定义成功?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渴望出人头地、每个人都想读名校、找一份薪资水平高的工作,但这真的是每个人能够选择嘛,恐怕不是吧? 从整个历史长河看,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占绝大多数,我们大多数也是普通家庭、普通人,大多数人的人生选择是身不由己的,是个人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是被时代浪潮推着前进的。回归现实,如何通过奋斗实现自己家庭阶级的跃迁、家庭财产与个人财富的明显增长才更值得学习。 比如一位从农村出身的孩子,如果能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不错的大学,到大学毕业生后有一份不错的薪资待遇、那我认为已经属于个人成功了。再比如,你大学毕业后,家庭财富有净值一百万,如果在你未来工作中,能把一百万变成五百万-一千万,也是成功的范畴。 成功定义太多了,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每个人的出生背景不同、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事情不同、价值观不一样、思想成熟度差异等因素影响,或许有些是相似的,但肯定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可比较的,做好自己,无愧于心。 所谓的成功应该根据自身出身的家庭、自身所处的阶级、个人能否通过努力而实现等综合因素而定义,有的人动不动赚个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我也承认有这样的人,但这样的人通常是无法学习的,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赚钱有多牛,而看不到身后有多少的关系背景。 综上,无论理想有大有小,我们都值得尊重他人的理想;也不要轻易定义他人是否成功。 在个人建议方面,给出个人浅显建议,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1、在笔者看来专业分为两大类,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许多传统行业是被垄断的,比如国家垄断、公司垄断,有些十分需要资源的行业,也属于“个人垄断”,传统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有些僵化了,如果个人选择进入这些行业,除非个人各项综合能力真的真的非常优秀,不然比较难升到中高领导层的。简而言之,各个朝代的大部分资源是不是被王公贵族所把控的,可以结合历史思考。 2、建议选择新兴行业,因为新兴行业还未被完全布局、“游戏规则”不完善、“游戏模式”还处于待探索阶段,还具有爆发式增长与突破的潜力,普通人还是具有一番作为的可能性。普通人要突破阶级限制,大部分要选择新的前端行业,这些行业是风口,也是未来发展的潮流趋势。 3、选择理科、工科方向专业的学生,建议一定要在学会的基础上学好数学、计算机、物理等知识,未来是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大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好了数学、计算机、物理可以跨大部分专业与工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几门学科本身就难学、学科知识壁垒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学。比如经济行业偏爱具备复合型背景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背景。请在大学阶段好好对待这几门学科,与它们成为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4、选择文科、商科方向专业的学生,在能选择的情况下,建议选择法学专业、财会专业,这两个专业知识壁垒是文科、商科中最高的,可能你会认为分析的有些绝对,我们看看法学专业,需要接触大量的法律法条、如民法、物权法、经济法、税法、刑法、行政法、法理学、宪法等等,其中不乏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并且法律每年、每月都有更改更新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在进入社会工作后,需要接触大量的案源案件,可以说法学专业是一门需要大量资源、长时间投入付出、在30岁之后才能发展起来的专业;财会专业也是如此,需要学习会计行业大量的名词术语,并且现在财会专业越来越依靠计算机了,其实整个经济学大类专业都是如此,上课内容基本是函数图像+经济学名词术语(经济学理论)+计算机建模分析,“三位一体”融合了,许多高校的经济类课程都会有涉及计算机编程的。财会专业的未来就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各项新知识的行业、不断考取各项经济金融证书的行业。 在此,也说说文科、商科部分专业,比如国际贸易这个专业未来就业选择工作的范围,英语专业也能做、小语种专业也能做,是能够被较轻易替代的;比如市场营销专业所学的各种商业模型,4p模型、7p模型、价值链模型、波斯顿矩阵、PEST分析、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波特钻石模型等,花些时间与心思就能学会,具体运用需要到商业实战中反馈。以上也不是说,这些专业是没有价值的,每个专业都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只不过这些专业的知识壁垒不高,容易上手易学,这些专业的基础性工作被替代性强,如果说每个行业、每个专业都干到前列的精英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所以决定了、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否真心喜爱,请先用心学习该专业知识,要是实在不合适就另说。 5、在个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假期空闲时间去看看、去走走,去公司参观参观,亲身接触观察该专业目前就业的情况,看看该专业的学长学姐的现状,估计心中也会有答案的。 在此,衷心祝福每位考生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并选择好了自己心仪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