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作品的成功是基于模仿还是创作——读《Fate/strange Fake》
这是一场在雪原市(斯诺菲尔德)展开的圣杯战争,之所以不同于冬木市的圣杯战争,因为它,是虚假的。
对于拿到一本轻小说先读图再读后记的我来说,《Fate/strange Fake》奇异赝品的后记故事比正文更精彩。“我还以为自己乱写会被骂……”“……我目前想好了大概五本书的大纲”作者成田先生见到type-moon代表时代反应和所有同人作家见到原作者反应一模一样,原作者老岳父般的神秘微笑也暗含着“好小子,就交给你啦~不过,请你记住你现在说的哦~”的意味。当然,在第4本完结后,作者后记说不可能五本完结啦,着完全应合了当初在第一卷后记里的神秘微笑。
“同人”是基于原作世界观和人设的再次创作,当一部作品被作者赋予生命力之后,所有深爱着这部作品的读者都愿意为这个孩子(原著)的成长添上自己的努力。一边忐忑着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兴趣而破坏原作,一边想和所有作家一样去进行着只属于自己的创作,着就是身为同人作家的矛盾点吧。复制?扩展?模仿?创新?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写作技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一部同人作品的评价显然不能局限在文风与手法是否和原作一致,读起来是否有既视感了,但离原作太远的同人作品又不真实,这个微妙的度《奇异赝品》掌握的很好。
因为名为《Fate/strange Fake奇异赝品》这部Fate系列的赝品也讲的是赝品圣杯战争的故事,条件还不成熟下就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纷纷上场的从者,和一些完全不够格的御主跟开玩笑似的登场开战。这边,赝品们还没碰上,另一边真品也冒了出来。熟悉的角色,陌生的角色,看似熟悉又陌生的角色,这是一个型月世界观下的大混战,之所以称之为“型月世界观”下的混战,因为它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原作游戏同人的范畴。《Fate/strange Fake》到这里只剩下几个家族名字和借鉴过来的圣杯设定了,正是因为在型月世界大背景下的二创,才让这部“奇异赝品”更为有趣,也提现了Fate同人的特色(好好吃饭?大混乱?)
相比于Fate的其他同人作品,《奇异赝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虚无”的描写,从者是一团雾,御主不是一个人,从者不知道自己是谁,御主不知道为何召唤。由于没有把这系列全看完就写了这篇书评(读者大大请见谅)但从雪原市爆发的这场假圣杯战争虚假一方的参与者上看,设定十分有趣,似乎是为了区别“真”圣杯战争的主角,从而形成新的吸引点,假圣杯战争从一开始就没人真的想要“圣杯”弓兵闪闪,枪兵恩奇都是为了叙旧,狂战士和御主是为了一起愉快玩耍,无差别憎恶一切的潜行者和御主关系则是完全对立,骑兵为了守护御主的平静生活,毋须许愿,他们的愿望也不需要愿望机(圣杯),却也离奇的开战了。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Fate/strange Fake》人物关系并不新颖。从原作也能看出,无论从者和御主是否是最初的召唤者,中间是否有离奇小插曲将二人组合到一起,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只能两种“相爱”,“相杀”。从这点看奇异赝品没跳出对原作的模仿,作为同人作品算得上中规中矩了。
同人作品是否需要创新有自己的东西呢?那是当然的啦~雪原市的这场圣杯战争创新在于开创了“真”“假”两个阵营,扩展了一些设定,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创新。那《Fate/strange Fake》作为同人作品突破点又能在哪儿呢?
同人作品想要超越原作还是有机会的。战斗方面,世界观扩展以及对原作高人气角色的重新设定。在《Fate/strange Fake》中初登场的还是我们的老朋友金闪闪,一如既往的平等视众人为“杂修”,战斗自带特效和BGM主打一个“壕”字,但傲娇的背后也有细腻脆弱的一面,作者在《奇异赝品》中有进一步挖掘出来,特地将新御主设定为复仇少女,娇小的身躯与所背负的巨大家族责任形成对照,御主身份的骄傲与面对王时的谦卑,从原御主那夺取咒印的很辣作风和被金闪闪送小礼物时的天然呆,对比之下,鲜活的角色跃然纸上。同时在《奇异赝品》中也能看到Fate系列其他作品中角色的影子,不靠谱御主从者组合,深仇大恨的御主从者组合,角色塑造的相当令人怀念。
从故事上看,难免会有同人作品的共病——因为太爱这个世界,想尽可能的把它描绘清楚——简称“又臭又长”。给初读本书的人感觉设定丰富但打起来莫名其妙稀里哗啦(诶,这不是fate的通病吗?)世界观堆砌起来变得不太鲜明了,各方势力为何而战的主线梳理起来相当费力,丢失了“轻小说”的轻感。但不得不说,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作者面对着的圣杯战争是历史上前所未见的赝品之战,真品和赝品人数众多,立场各不相同,团结谁对抗谁,每一步都很烧脑。
《Fate/strange Fake》中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群像的描写能力,了这样一盘混乱的棋局中,整齐地把每一枚棋子都摆好很难。对每个人的身份,背景故事描写的十分到贴合更难。如高手对弈,出子有序,落子有声。出
场人物能够让人记住,这就是对同人作家最大的褒奖了吧
。说到底,同人作品是模仿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身为作家的写作水平。把原作人物写好,再让人记住自己的角色,才算得上是同人尊崇的创作了。正如《奇异赝品》,也许主线乱到没有能让人记住的,但能记住几个新角色就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