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危险因素防治骨质疏松
引起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有老龄(40岁以上尤其是女性绝经期)、光照太少、体力活动缺乏或制动者、过度吸烟饮酒或咖啡、患某些疾病(糖尿病、肾病、胃肠道和肝病、风湿免疫病)、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或肝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等,因此,蒋富斌主任提醒,要防治骨质疏松发生,最基础的措施是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摄入营养,适度运动和阳光照射,戒烟限酒少饮料,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防跌倒等。
如果已经有以上危险因素发生,并且又出现了腰酸背痛腿抽筋,或活动后关节肢体酸困不适、且休息后缓解不充分等症状时,蒋富斌主任提醒,应高度警惕早期骨质疏松,需检查看看骨量是否减少;如果发生了骨骼疼痛、脊柱变形或脆性骨折,则表示已属于重度骨质疏松,应及早就诊积极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疗,即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症治疗的西药的同时,也可根据不同类型的体质选用中成药或中草药,整体调节,改善全身骨质疏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