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单元之西天受封
大结局这篇文章上个月就完成大纲了,这个月删删减减还是决定今天发出来了,西游记到现在也就要结束了,水浒传我打算暂缓一段时间,本来打算这个月开水浒的坑,但后面和一些云读者吵得心烦,加上我私人身体出现了点问题就只写了一点就停了,至于什么时候开坑,我也不好说了,我现在身体确实有点糟糕,感谢关心我的所有朋友了,就先说这些了。
老规矩,就先说三版改编,再解读内容
首先是86版
86版开篇师徒对佛来历的话原著没有,但个人认为加的不错,青青菩提树也算童年很喜欢的歌曲了。凌云渡原著是在金顶大仙以后,86改为此前,无底船和凌云渡的内容拍的都还算符合原著,到了金顶大仙那里,无四大金刚来迎师徒,到了西天,如来说的话有所删减,阿傩、伽叶带师徒取经,对话也很符合原著,甚至经卷贴了红签也有提,索要礼物失败,猴子要找如来都符合原著情节,也有提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阿难他们被迫给经也还算符合原著,弥勒派白雄尊者用神风告知师徒取了无字经有拍,原著率先发现无字的是沙僧,86为猴子,如来告诉猴子为什么要人事,提赵长者都符合原著,但原著猴子没有嘲讽如来。师徒再去拿经,唐僧交出钵盂符合原著,但原著弥勒佛没有再出来见师徒。且念取来的经书时不少都是错的,比如原著无字的本阁经850卷,有字的本阁经56卷,86为85卷。而且原著师徒受封是从大唐回到西天后,86为回大唐前。原著师徒坠下是观音派人告诉八大金刚让他们施法坠下师徒,而非观音亲自上手,师徒见老鼋,老鼋扔下师徒都还可以,师徒晒经,猴子说经文本不全都符合原著,但原著在此后师徒还去了陈家庄,央版和续集都没有拍。到大唐后,还有很多内容86版都简化了,比如长安洪福寺僧人见到唐僧,唐僧和太宗的戏份都没做什么拍。最后的受封,原著师徒受封前如来都有提师徒所犯何罪,然后才受封,且猴子成佛后是向唐僧请求解除紧箍咒,而非观音。
然后是浙版
猴子有提假佛像真佛像,但浙版都提到玉真观了,金顶大仙却还是个和尚…… 但金顶的话基本符合原著,师徒沐浴的话虽非原著内容,但我加的挺好。猴子和金顶大仙云路的对话符合原著,到凌云渡,没有提独木桥而是直接过到无底船
鸿蒙初判有声名,幸我撑来不变更。有浪有风还自稳,无终无始乐升平。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渡群生。
浙版完整了念了这首诗值得肯定,师徒下船见到那东西符合原著,接引也念了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这首诗,唐僧感谢徒弟也有表现,到了雷音寺,浙版有拍四大金刚迎接师徒,见了佛祖,对话也有所删减,阿难等带师徒取经,索要人事,唐僧没给,两尊者抱怨白手传经要饿死有提到,猴子威胁告佛祖,给了无字经还可以,白雄刮风发现无字经也还行,但原著已经出了山门,浙版是还在雷音寺内,师徒发现真经无字,原著先看见的是沙僧,浙为猴子,师徒回雷音寺,然后如来解释的话还是符合原著。 但没有提具体传的经,如来让金刚们带师徒东归以完一藏之数,观音发现还差一难,都符合原著,但原著派人去追金刚的是如来,而非观音。且原著猴子是知道还少一难的,然后老鼋托师徒过河,得知师徒违约然后扔下师徒都符合原著,但原著师徒其实忘了那是,浙版是想起来了。师徒晒经拍的还可以,浙版也是唯一拍摄了重回陈家庄情节。值得肯定。陈家庄情节拍的也很符合原著,猴子也提到天地本不全之理,师徒不辞而别也有拍,四大金刚带师徒回到大唐, 洪福寺有提,然后唐僧介绍徒弟给李二,李二请唐僧念经,金刚催促师徒回去均有拍摄,浙版是三版之中98至100回最符合原著的一个版本,也是唯一一版师徒是先回东土,再归西天受封的版本,值得高度肯定。师徒受封也拍的很符合原著。
最后是张版
猴子一开始有说唐僧到真假境界,三版里唯一明确金顶大仙为道士形象,值得好评,原著金顶大仙就是道士,金顶也吐槽了观音,猴子和金顶的对话也算符合原著,但原著这些话是师徒离开金顶处时所说,临时添加的八戒藏高小姐馒头的片段虽然有一些扯的地方,但也算体现了八戒未能真正修成佛性了,另外走了十几年馒头不会坏吗……离开金顶处后,猴子居然也有提望山走倒马,劝唐僧不要这么早拜,凌云渡无底船那里师徒对话基本都符合原著,但没有原著金刚们拦住师徒的情节,然后如来说东土如何如何,师徒得到无字经,然后回去再拿有字真经的基本顺序还凑合,但原著师徒是在取回有字经返回大唐途中被后碰见了车迟国那里的老鼋,而不是拿到无字经书就看见了老鼋。同样也没有师徒拍重返陈家庄情节,回到大唐拍的比央版还简单,孙猪沙无影无踪就剩下唐僧自己回长安了……,然后原著师徒是从大唐返回后受封,而非张版只有唐僧回去
随着寇员外剧情的结束,西游记也将迎来结束。剩下三回,就分情节讲一下,师徒遇见金顶大仙,在灵山脚下却是道士,这里其实很明显表现了作者对三教归一的期盼,可惜三版之中只有张版大仙是道士装扮,央版和浙版都是僧人打扮,确实是让人有些失望, 师徒到凌云渡,过无底船,我这里做一个另类的解读
唐僧在离开铜台府前,是有一个很明显的心路转变的,猴子八戒沙僧也是同理,唐僧在离开长安到黄袍怪之前,寄希望于八戒沙僧,对猴子过于轻视,最终在白骨精事件后师徒第一次分开,唐僧就逐步在认同猴子的实力,并且在六耳猕猴事件前很多地方都依靠着猴子,到六耳猕猴事件结束后,猴子由原来的自傲自大,并且因为唐僧对他的不认可和疑心于是也是心有芥蒂,而六耳猕猴事件结束后,猴子开始把取经从被逼迫的任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这是猴子的很大转变。八戒沙僧也是同理,他们都因为犯错而受到折磨,并且八戒一开始是看不起猴子的,到之后猴子逐渐展现自己的本事,八戒也开始想要建功立业而不是好吃懒做了。虽然到后期八戒贪吃的毛病也还是没有改掉很多,但八戒其实也在进步,南山大王那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当然了,八戒虽然在进步,但进化的确实是没有猴子和唐僧成功。这个就是另一回事了。而唐僧在六耳猕猴事件结束后,孙陈之间已经是互相的去理解对方,并且完成了自身的进步,唐僧在从无底船上岸后感谢徒弟们,猴子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 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师徒之间互相包容,互相扶持,猴子从一开始对取经任务是有点抗拒,到后面认可取经,尊重唐僧,这是孙陈二人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孙陈都不完美,但他们在西去路上互相改变着对方,最终功德圆满。
至于阿傩、伽叶索要好处,不理解的人会说这是讽刺,理解的人会引用佛祖的话,只有付出了珍贵的东西才能认真保护什么的,就不说了
至于经书只给了三分之一,很早的时候我就和一位原著圈的爱好者讨论过这事,我这里引用一下对方的回答
“五千零四十八卷为一藏,对应唐僧取经的路程五千零四十八日,并且实际上唐僧还少走了8日,可以认为是走多少天给多少卷经书,如果要取完三藏真经的话就应该走3倍的路程同时只完成81难因为要保证功德圆满,且实际上猴子凑的81难有不少是生凑出来的,所以真要走3倍路程的话搞不好确实可以正常凑齐。 ”
还有认为是唐僧给少了好处的,也有认为是还有其他取经人的。
但是,以上观点我其实都不是很认同,我这里要提出一个观点
三藏只取回一藏,这三藏我个人猜想应该理解成佛道儒三家,取回一藏,其实就是三家合为其一,也是隐喻三教归一。并且西游原旨也是这么解读的,加上此前金顶大仙的事,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作者这一回将三教合一的观点表达的很透彻,他当然了,一家之言,大家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
西游原旨对金顶大仙那里的解读我认为很正确
“炼就长生居胜境,修成永寿脱尘埃”也。大圣道:“此乃灵山脚下,金顶大仙。”以见仙即是佛,佛即是仙。仙者,金丹有为之道;佛者,圆觉无为之道。佛不得金丹不能成佛,仙不明圆觉不能成仙,一而二,二而一,灵山雷音即金顶大仙,岂可以仙佛歧而二之乎?
师徒受经离开,佛祖发现还少一难,然后又生一难,毕竟九九归真,猴子自己也知道少了一难,只有功德圆满,方成正果。 老鼋之难也就是师徒面临的最后一难,唐僧忘记了此前的诺言,所以此难也就无法避免了。到了陈家庄,这里大家可能会知道我有一个推测,也就是说金平府那里,唐僧的欲念、犀牛的贪恶、百姓的苟安是互相贯穿的,并且我认为陈家庄和金平府某种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灵感大王的贪念,唐僧急于西去的心情,陈家庄百姓无力反抗,直到师徒到来才扫恶迎邪,本质是差不多的。后面金平百姓为师徒立庙,陈家庄百姓也为师徒立庙。所以我认为这里也是因果循环,有些深刻意味在的。
离开陈家庄,西去之路已经结束,重回大唐,在大唐的事没啥好说的,直接说受封吧
受封就说说为什么只是猴子和唐僧受佛了。
首先说猴唐,玄奘是既定的取经人,又在西行路上坚定内心,目标只有一个也就是西去,成佛是名正言顺的。猴子就不用说了,原著说的很明白,“ 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 ” 而且六耳猕猴那里如来已经许了猴子 “ 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 而且猴子一路降妖除魔,成佛自然可以
至于八戒,为何是个净坛使者,如来也给了答案,“ 又有顽心,色情未泯 ” 前面在天竺国和寇员外,我都有提八戒实际上贪心仍未彻底消除,等听到自己只是净坛使者后,八戒依旧抱怨自己为何没有成佛,所以八戒没有成佛我个人认为也是一种警示,魔心不除,佛路就依旧是艰难,沙僧小白龙就不说了
到现在,西游记也就彻底结束了,我主要说三点吧
1,西游记本质是无法脱离古代的背景,所以有他的局限性,比如凤仙郡那里就是他很好的体现。之前说了,现在就不不多提了
2,原著在主张三教合一的前提上,以修心成长。由不足进而改过,然后功德圆满为主
3,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如今应该从原著感受到什么,学习到什么?
我认为主要是4点。
1,戒骄戒躁,切勿在功成名就之时目中无人,最后反误了自身。猴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贪念,有私心是很正常的,但那个度是需要好好把握的,正常人只要做到把握好那个度,由坏变好不是难事。张三,呸,犀牛精、黄狮、黄袍怪、赛太岁、灵感大王等就是前车之鉴
3, 秉持正心,苦心修行。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谓 “本来无一物,何必染尘埃“
妄生贪心不会长久,正心为上,即使你已经犯下错误,只要能知错就改,是可以宽恕的,如黑熊精、红孩儿。
4,人前卖弄,是自取其祸之道。
车迟三妖、在玉华州的师兄弟、寇员外,都是需要反思的对象
当然,这肯定不是全部,原著想表达的还有很多,教育也好,内涵也罢。都不是一个人能说完的,希望大家能自己去阅读原著,品读原著,而不是我和其他人他们去写文章,发视频看看就好。原著是真的很适合有空的时候自己读一下的,原著有局限性,但也有搞笑,有真理,有很多东西
另外我想用86版的大结局片尾曲的歌词来总结一下
“ 自觉觉人,自度渡她,要把那真经妙理传天下 ”
“ 人生总有限,功业总无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