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VEC 血管形成实验(补充成长视频部分细节)

细胞名称:HUVEC
组织来源:脐静脉/血管内皮
细胞形态:上皮细胞样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支原体:无
背景简介:
HUVEC 是从脐带静脉内壁分离出来的原代细胞。内皮细胞常用于研究低氧、炎症、氧化应激、感染反应及正常和肿瘤相关血管生成等应用。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而形成新的血管,其对于器官生长、胚胎发育和伤口愈合在内的多种过程十分重要。多种类型的内皮细胞均可用于本实验,包括原代细胞和永生化细胞系。常用的有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之所以不采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是因为HUVEC具有干细胞的潜能,理论上可以传代50-60次。
细胞形态

细胞特点
① 来源方便
HUVEC来源于新生儿的脐带组织,容易获取,没有伦理争议,且便于提取足量细胞。从人脐静脉细小的血管组织中分离出内皮细胞,原代提取及培养工作量大。
② 具有细胞成管的能力
此为内皮细胞最基本的特征。
③ 原代HUVEC最接近人自体内皮细胞,体现新生血管内皮的特点。
材料准备
ECM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DMEM培养基,基质胶,胰酶,PBS磷酸缓冲液
操作步骤

A.准备基质胶
1. 实验前一天将基质胶置于冰盒中,放入 4℃冰箱,使胶能过夜缓慢融化。(注意:同样要准备一些4℃预冷的枪头用于吸取基质胶)
2. 开始实验前,将基质胶始终保持放在冰盒中。
3. 冰上操作。基质胶用预冷枪头混匀。
B.铺基质胶
由于每一批基质胶浓度会有差异,建议使用前做1:1及2:1的稀释,操作如下:
提前将96孔板和枪头预冷,准备两个预冷1.5 mL离心管用于稀释基质胶。按照想要的比例,稀释完基质胶后,于每孔中加入50 µL 基质胶,避免产生气泡。在37℃培养箱中放置45 min-1 h。(注意枪头要垂直于内孔的正上方加入基质胶,防止有基质胶流经孔壁而留下残留胶。若是孔的底部没有铺满胶,可以晃动一下96孔板,使底部铺胶均匀)例如:铺原胶、稀释1倍、稀释0.5倍时,用DMEM稀释。
C.铺细胞
1.当HUVEC细胞长满70~80%时,消化下来,并用含10%FBS的DMEM 重悬,计数,使每孔加入50µL重悬液,浓度为30000个细胞/孔,重复三孔。(注意保持枪头垂直在孔的上方,不要接触到下面的凝胶。)
2.37℃培养箱孵育,四小时后可见血管形成。
常见问题及解答
1.稀释基质胶用什么稀释?
用不加双抗、不加胎牛血清的高糖的DMEM培养基稀释。
2.怎么样铺胶均匀?
枪头要垂直于内孔的正上方加入基质胶,防止有基质胶流经孔壁而留下残留胶。若是孔的底部没有铺满胶,可以晃动一下96孔板,使底部铺胶均匀,若还是没有均匀,可用枪头稍微搅动一下。
3.HUVEC用什么培养基培养?
用ECM内皮专用培养基,配制按照说明书。
4.HUVEC必须用专用培养基吗?能不能用普通培养基?
用普通培养基的话,还要添加生长因子,常见的有ECGF/ECGF,ECGF,但价格贵,不如专用培养基来的划算,故推荐使用专用培养基。
5.进行血管形成实验,应该选用多大浓度的基质胶呢?
最低浓度应不低于10mg/mL, 基质胶的稀释比例是6 mg/mL以上。成管效果最好的是6-8 mg/mL。
HUVEC 标志物荧光鉴定

HUVEC 成管实验

推荐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