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全媒访谈《三农名人堂》 ——专访“三农诗人”于国辉
于国辉,元泰丰营销总经理,国家一级培训师,高级营销管理师。目前著书20余本,讲授200余门农资市场课程,辅导超过200余家企业,是农资圈里公认的身经百战的“强人”、立身行道的“高人”、传道授业的“奇人”、桃李天下的“好人”。但是,他更愿意被人叫做“诗人”。近日,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新春特别策划全媒访谈《三农名人堂》采访“三农诗人”于国辉,走进他诗一般的三农世界。

“三农诗人” 于国辉
“农家的画笔是一把镐,农家的画纸是一座山!”这是于国辉在小学2年级所写的一首小诗,说起土地,他的话语里饱含着热情。1977年出生于辽宁抚顺的他,打小就开始跟随母亲种地,多年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的经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使他更加理解农民的不容易。在学校里,同学们渴望着长大以后成为科学家、飞行员、明星,但于国辉的梦想是做一位农民。小时候于国辉并不知道农民种地的辛劳,他只想尽快长大,帮助母亲帮助家庭分担生活的压力。但父母却一心想让他长大成才,去到大城市搏出一番天地。


诗与农业并不搭边,但他却说农业本身就很有画面感,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就像一首诗,他所作的每一首诗灵感源于土地,更源于对农业的情怀与担当。于国辉告诉我们,这些年的沧桑变化,从吃不饱到吃的好,从原先传统大化肥的施用到现在越来越科学的施肥理念,他是亲历者,更是推动者。毕业之后于国辉只身一人去到深圳闯荡,他做过情感导师,做过建材生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光阴似水,这些年的打拼也让他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稳重的城市精英。但就在几年前,一次与亲人的相聚改变了于国辉今后的人生。父亲来到深圳探望他的时候,拿了一瓶从辽宁老家带来的饮用水,于国辉在水中尝到了家乡的味道,也正是那一口甘甜的家乡水,于国辉决定扎根农村,为三农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选择农业的他也用一首诗抒发出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
遂将苦恨寄离愁
故地景致几重游
此身装月才子梦
二高几伴风雨楼
说起身经百战的“强人”、立身行道的“高人”、传道授业的“奇人”、桃李天下的“好人”这四个称号,于国辉是既高兴又激动。作为身经百战的“强人”,于国辉从事农资行业近20年来,他一直秉承着一天一设想,一日一创新,一周一总结的理念,无论在营销、管理等方面,都提炼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模式;而作为立身行道的“高人”,于国辉调侃道,虽然自己的身高不高,但志向高远,同时在修养自身,奉行道义这方面是有原则的,可以帮助他人走得更高,走得更远,让他们取得更高的成绩。于国辉所讲的200余门课程是落地的是可执行的,同时作为黑马企业导师,于国辉如今所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余家,在传道授业替人解惑的领域称得上是一位“奇人”。当说到桃李天下的“好人”,于国辉告诉我们,善行行天下,智慧辉九州,要想做好事需先做一个好人。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努力的原则,目前他的学员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人数更是有数万之众。

“好肥出大漠,天地尽喜欢。”正如于国辉的这句诗句里所说的,2020年于国辉赶赴内蒙古包头市,担任元泰丰集团的营销总经理,这首诗正是在内蒙古的大漠中作成的。于国辉说,近些年来,农资行业竞争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也促进了农资人由坐商向行商转变,由“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由“酒水型”公关向技术型服务型公关转变。2020年从融资方面来看,农资企业的数量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小,有创新的企业,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依然独占鳌头,强者愈强,强者恒强的行业业态是存在的,市场也是需要好产品的,在这种情况下,会淘汰掉落后的产能,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只有系统性很强的企业才能够存活,这样对整个行业是有好处的,留下的企业更有实力,就能承载着更大的使命,也会不断的思考如何调理土壤,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才能让“天地都喜欢”。

四方豪杰齐聚义 一把好肥撒人间
“四方豪杰齐聚义,一把好肥撒人间。”是于国辉对于好企业的理解。于国辉解释道,“四方豪杰齐聚义”说的是一个企业单枪匹马、赤手空拳笑傲不了江湖,有规模、有实力、有科技、有人才的企业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只有优秀人才聚集起来,才能推动行业发展,研发出好的产品。“一把好肥撒人间”指的是农资企业做出的产品具有精品奇效才是核心价值点,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创造更大的效益,最终的落脚点要帮助到农民增产增收,才算是“一把好肥”。
三军勇烈马蹄响 沙场逐鹿斗志昂
于国辉说,“三军勇烈马蹄响”指的是农资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农资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牌,淘汰掉了很多的企业,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面对农资行业的寒冬,更需要“沙场逐鹿斗志昂”的信念,提升科技,壮大资金实力,担负愿景使命,塑造企业标准,农资行业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三农追风天地阔 豪气横空寻五岳
“三农追风天地阔,豪气横空寻五岳。”说起未来的农资发展方向,于国辉用一句诗给我们做出概况,他说到,如今不少种植区域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壤不再健康,土壤出现板结、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盐渍化、重金属超标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亟待研发出能够修复土壤的产品,而这正是农资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第二个方向是农资行业最终是要服务于农业的,促进品质化农业的进程,标准化、智能化、安全化的农业生产资料将会占据更大市场。第三个方向是农资行业在技术与服务的层面要深入到田间地头,更加精准的帮助农民,不断夯实做细提升竞争力,作为农资人需要有一股子“豪气横空”的劲头,更要有帮助三农“追风”的信念。“三农诗人”于国辉更多观点和分享,敬请关注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新春特别策划全媒体访谈《三农名人堂》一一专访“三农诗人”于国辉。
撰稿:韩炳晨
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