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已经不行了,戴上这幅眼镜,人人都是神笔马良!【杰视帮】
周五,身体在上班,脑子早已开始了轰趴。

摸鱼的时候,双屏的好处就显现了。

一边想着中午吃什么、一边刷着视频、一边准备开始工作。
看完热血沸腾的赛季CG,在B站的热评榜里,看到这样一个标题。

VR,从六七年前号称改变世界的天降黑科技,到六七年后依然停留在装置笨重、成本过高、生态不成熟的尴尬阶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

不过,或许是网瘾少年的原因,一直把视野聚焦在了游戏领域,VR绘画,这个词倒是新鲜。

这个视频是梦幻西游联合VR画家@毛思懿SiyMao,用绘画软件Tilt Brush绘制的一场VR绘画大秀。
视频中,眼镜一戴,立刻置身于虚拟世界,用手绘的方式建模,无关透视、无关技法、走到哪儿画到哪儿,仿佛变成了神笔马良,所画之物全部活了过来。


画到一半,还可以在里面玩起来。


好家伙,相比一些VR游戏里粗劣的建模、无趣的交互,这仿佛才是VR的正确打开方式 ?

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完成三维建模,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多么诱人的存在?
视频没有提起我对梦幻西游的兴趣,但却记住了其创作软件——Tilt Brush。

随着深入了解,这个软件竟然已经更新迭代了5年了。
在2016年,Google收购了位于旧金山的Skillman & Hackett设计工作室,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Tilt Brush”的虚拟笔刷。

这是一款在虚拟实境中绘画的VR软件,打破了传统绘画平面的局限,让绘画者可以在不同的3D空间进行创作,甚至可以走入自己的作品中。

五年前,受限于功能,Tilt Brush还只能进行一些卡通向的绘制。


而现在的Tilt Brush,已经可以完成一系列精度极高的画作绘制。
此前,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大家围在一个小小的区域里,观看一位法国艺术家现场作画。

也不是什么原创大作,是一副名画的临摹《自由引导人民》。

只不过,下一秒,这位画家动身跳入了画中。

这位法国艺术家名叫Anna Zhilyaeva,通过VR工具,完成了对名画的三维再创作。

此前,她还绘制了一副林中精灵,并身临其境与之对话。

当科技与艺术结合,从古至今多少画家梦寐以求进入自己画中世界的梦想,在现代,终于有了实现的雏形。

以空气为画布,以想象为涂料。

三维软件的操作界面,Photoshop式的自由绘制。

传统手绘的自由结合现代数字艺术的科技,让这种新时代的绘制技术看上去有些过于朋克了。

不管是自己创造世界,还是进入他人的画中世界,都变成了可能。


对于此前很少了解这个领域朋友,相信你看完以后都跟我一样,感觉有些不真实。
但科技的发展很多时候着实超越了我们的想象,科幻小说与儿时故事的世界,已经以另一种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看完这些演示,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些年自己一直画不出大作?
“不是技术不行,分明就是工具没到位。”

不过,虽然这款绘画软件很强大,但是,想画出大作,软件的辅助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只手在空中肆意挥毫创作固然很帅,但在3D空间中绘画,虽然不用考虑物体的透视,但对物体结构的把握、对物体三视图的概念需求更加严苛。

扎实的功底、凌驾于空间的想象力,不管是电脑自带的画图软件、又爱又恨的Photoshop、三维主流的C4D和MAYA,还是代表着未来的Tilt Brush。
创作者的基础能力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绘制软件越智能,越印证着,对于创作者和设计师而言,创意和基本功才是行走江湖最牢靠的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