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肺曲霉菌病有哪几种类型?教你如何区分!
肺曲霉病是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多由人体感染曲霉菌后所致,通常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易患病常见的类型包括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慢性肺曲霉病和侵袭性肺曲霉病。

一、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诊断标准同时具备:
诊断ABPA应根据相应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结果,主要包括:(1)哮喘或慢性咳喘病史;
(2)血清总IgE 升高,通常>1 000 U/ml;
(3)血清曲霉sIgE升高,或皮肤试验曲霉速发反应阳性;
(4)血清曲霉sIgG升高;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其他有助于诊断的临床特征或辅助检查还包括咳黏液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游走性阴影和(或)黏液嵌塞征、痰培养曲霉阳性等。
治疗方案: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目前被认为是急性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若口服激素依赖或激素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建议使用抗真菌治疗 ;首选伊曲康唑,备选为伏立康唑 。
伊曲康唑:成年患者伊曲康唑常规用量为 200 mg/次,口服,2 次/d,疗程 4~6 个月;如需继续用药,可考虑减至 200 mg/次,1 次/d,4~6 个月;
伏立康唑:200 mg/次,口服,1 次/12 h(体重大于40 kg),或 100 mg/次,口服,1 次/12 h(体重小于40Kg)。

二、慢性肺曲霉病
诊断标准:
是放射学证据结合微生物学证据,即放射学检查发现肺空洞中有圆形肿块,并且微生物学检查发现曲霉为致病菌,通常是痰培养阳性或血中可检测到曲霉 IgG。
治疗方案:
对于单个曲霉球且空洞大小稳定的无症状患者,可继续观察;
曲霉球患者最常见症状是咯血,若条件允许,建议手术切除,若无法行手术治疗,但因症状或放射学进展或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而需要治疗的患者,可给予抗真菌治疗。
推荐至少给予六个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为一线治疗方案;口服泊沙康唑为潜在的替代治疗方案。
三、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诊断标准:
确诊需要具备病例组织学、细胞病理学、直接镜检来自针吸或活检的组织标本,发现真菌菌丝,并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或者从临床及影像学显示的病灶部位,通过无菌操作取的标本培养出曲霉菌。
治疗方案:
三唑类药物是大多数患者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的首选药物 。若不怀疑存在病原菌耐药,推荐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初始治疗采用伏立康唑。对重症患者可考虑采用伏立康唑 + 棘白菌素类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