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海尔四世:征服西西里和西西里沦陷

青铜学人摸鱼组:巴西尔铜手、青悠闲人、数学九十分、周公浩、伊希莉亚、时雨要
本文翻译自《Streams of gold, rivers of blood the rise and fall of Byzantium, 955 A.D. to the First Crusade》的第二部分,作者为安东尼·卡德利斯(Anthony Kaldellis)是芝加哥大学的古典学教授。(由于不可抗力我最近的君八稿子在网上发不出来,有兴趣的朋友直接移步青悠的群或者半次元)
帕夫拉戈尼亚人的政权并不满足于一味地防守。约翰最初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西西里的矛盾,然后改为直接进攻,这引出了帕夫拉戈尼亚政权最大(但是短暂的)战果。督军博雅尼斯在南意大利已经牢固地建立起了拜占庭的霸权,伦巴底诸政权都臣服于其下,但是他的继任者在抵御来自西西里的阿拉伯掠夺者的时候表现不佳。【63】如同前文所述,阿拉伯人扩大了他们在巴尔干和爱琴海岸的袭击范围,虽然他们通常都会被帝国舰队击败。不过与此同时,西西里岛爆发了一场内战,埃米尔艾哈迈德·阿哈尔(Ahmad al-Akhal)和他的兄弟阿布·哈夫斯(Abu Hafs)反目,这也反应了非洲穆斯林和西西里穆斯林就税收问题上的深刻分歧,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两个群体是怎么区分的。艾哈迈德和约翰开启了谈判渠道,并在1035年达成了一份协议:艾哈迈德被授予“magistros”头衔,而他的儿子将被送去君士坦丁堡。这(份条约)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罗马对西西里岛拥有主权,而且显然也是压垮北非齐亚德(Zirid)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后者派了一支军队在阿卜杜拉(ʿAbd Allah)的率领下进攻西西里的艾哈迈德。艾哈迈德也因此向他的罗马盟友们求助。在这个节点,君士坦丁堡方面必定是决定重启巴西尔二世在十年前征服西西里的计划,约翰指派马尼亚克斯做总指挥,并由斯蒂芬诺斯(Stephanos)作为海军司令陪同(他是凯撒米海尔的父亲)。与此同时,在1037年,意大利督军奥波斯(Opos)带着一支临时拼凑的军队跨越海峡进入西西里,他们击败了非洲穆斯林并抵达了帕勒莫(Palermo)。我们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不过奥波斯在释放了大量俘虏后回到了意大利,然而他的军事行动并没能拯救艾哈迈德;艾哈迈德被他的非洲穆斯林敌人杀害,后者接管了整个岛屿。【64】(当下)进行更具野心的干涉的时机已经成熟。
马尼亚克斯和斯提芬诺斯在1038年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抵达意大利。通过史料里零散的记录,我们了解到了这支军队的构成:安纳托利坎军区、亚美尼亚坎军区、色雷斯西亚军区和奥普希金军区的部队(尽管我们并不清楚从属于这些军区的士兵是职业士兵还是农兵);瓦兰吉卫队(包括哈拉尔德的手下);300或500名由阿杜因(Arduin,一个来自米兰的伦巴底人)率领的诺曼雇佣兵;还有来自南意大利的雇佣兵。【65】鉴于后来在1040年保加利亚人叛乱期间,罗马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存在的明显缺失,巴尔干的军队很可能也参与到远征当中,而不仅仅是罗马东部的军队。同样的,帝国能在西部发起一场大型战役的大前提是确保他们与东方的势力签订了重要的和平协议,这一次是与埃及签订的。
这是罗马的最后一次西西里远征,所以它在欧洲人的记忆里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马尼亚克斯本身是一个相当令人恐惧的人物,可能他也是拜占庭里唯一一个能盯着诺曼骑士或维京贵族并让对方不敢直视的狠角色,后来诺曼人和维京人自我美化的时候就拿他当陪衬品。马尼亚克斯在西欧有一定知名度,是因为他在诺曼人在意大利崛起所起到的角色,后来的诺曼宫廷文人记录了他的故事。而在冰岛作家斯诺里·斯蒂德吕松(Snorri Sturluson)歌颂哈拉尔德冒险故事的作品《挪威列王传》(Heimskringla)里,他也有登场。这些作品都夸大了他们的同胞的战果,那些事实上是由拜占庭领导的军事行动中的不起眼的战果。这场远征也以这种方式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时刻,即西欧人从拜占庭的支配下解脱。
马尼亚克斯在罗梅塔(Rometta)的一场会战中粉碎了非洲穆斯林的军队,直接让整个岛屿门户大开只待征服。接下来的两年里,他攻下了许多东西西里的城镇(这片地区是基督徒聚集的地方),最后被拿下的是锡拉库扎(Syracuse)。双方在1040年初于特洛伊纳(Troina,埃特纳火山[Mt. Etna]西边)爆发了第二场会战,马尼亚克斯又一次击败了阿卜杜拉,后者乘船逃离。马尼亚克斯曾命令斯蒂芬诺斯监视海岸,并责怪他,因他的疏忽导致埃米尔逃走,羞辱他,甚至还用皮鞭抽他的脑袋。斯蒂芬诺斯(事后)马上就写信给他的大舅子孤儿院长,指控马尼亚克斯涉嫌谋反。马尼亚克斯还和诺曼雇佣兵就战利品分配问题爆发了冲突,据说前者扒光了诺曼领袖阿杜因的衣服并鞭打他。诺曼人后来在自己的故事里,把自己描绘成所有行动的英雄(挪威人也是这么写的,估计学的诺曼人),(最后)他们愤怒地离开了意大利。不过帝国政治才是更大的问题:来自首都的数道命令要求逮捕马尼亚克斯,并用铁链拴上带回去,他的职务将由宦官巴西利奥斯·佩迪亚迪斯(Basileios Pediadites)接替。在斯蒂芬诺和佩迪亚迪斯掌管下,帝国失去了马尼亚克斯取得的所有战果(关于这段的过程没有任何史料),后来军队还撤出了意大利,一部分原因是当地人在诺曼人的帮助下正密谋叛乱。只有墨西拿(Messina)在亚美尼亚坎将军的卡塔卡隆·柯考米诺斯(Katakalon Kekaumenos)的掌管下大概坚守到了1042年。【66】
我们可以很直白的说,西西里沦陷是因为帝国内部令人不齿的内斗,马尼亚克斯本可以实现这一计划的。但这个问题是帝国制度的痼疾:所有的皇帝,特别是帕夫拉戈尼亚人的统治,都容易被其他有影响力的罗马人的野心所威胁。而且没有什么能比一位获胜且令人畏惧的将军更具有威胁性,即使这人看起来毫无政治水平。除此之外,眼下这个节点(1040年)帝国正面临自巴西尔二世早年以来最大的威胁:保加利亚起义。我们了解到哈拉尔德在皇帝米海尔四世麾下亲自参与了1041年的作战,【67】所以很可能,皇帝尽可能地召回了西西里远征军去平定保加利亚人,而且还不得不暂停了在西西里岛上的任何行动。在上述前提下,斯蒂芬诺斯和佩迪亚迪斯可能并不像后世史书里所描绘的那般无能,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的军队被召回了。尽管如此,这仍是罗马人在其实力还算巅峰的时候收复西西里岛的一个机会。罗马人在9世纪失去这片土地,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是永远地失去了。
[63]. Feliz, Byzanz, 200–202; Lambakis et al., Στρατεύματα, 424–425.
[64]. Skylitzes 398, 400–401; Shepard, “Sicilian Expedition”; Felix, Byzanz, 205–207; Lambakis et al., Στρατεύματα, 426–427; Chiarelli, History, 122–125.
[65]. Felix, Byzanz, 208–209 n. 64; Lambakis et al., Στρατεύματα, 428. Harald: Kekaumenos 81; Blöndal, Varangians, 65–71. In Skylitzes 406, tagma can refer generically to any unit.
[66]. Skylitzes 403, 405–407; Attaleiates 8–9; Felix, Byzanz, 207–212; Lambakis et al., Στρατεύματα, 428–431; Chiarelli, History, 126; Troina: Odorico, “Backgammon.”
[67]. Kekaumenos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