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圣贝口腔科普丨龋齿是怎么发展到需要拔牙的?
看到有网友说今年总共拔了6颗牙,等等......智齿不就只有四颗吗?难道还有两个功能牙也提前下岗啦?
牙齿可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怎么早早就结束齿生了呢?下面帮这两颗牙做个“齿生总结”,看看它们是怎么一步步“下岗”的。
多年前,我带着“忠诚守护者”的身份,在主人牙床的保护下,悄悄发育成长,历经了三个时期:
# 蕾状期
在母亲怀孕的第6个月前后,牙胚基本形成,上下牙床各有10个牙胚。
# 帽状期
牙胚细胞生长发育,并突出牙床形成牙釉质,起到结构支撑作用。
# 钟状期
牙齿逐渐发育成熟,牙组织形成钟形。
主人出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牙龈上冒了出来,在主人还是3岁左右,20个兄弟姐妹就整整齐齐了。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随后,我遇到了齿生中的第一个“敌人”——可发酵醣,奶水、果汁中含有大量可发酵醣类,如果长时间留在牙齿周围,我们很快就会招架不住了。
这时,好在主人做了牙齿护理,在涂氟与窝沟封闭的帮助下把口腔细菌隔离在外,我们才得以继续生存。
我在主人口内定居6年之后,又以“恒牙”之名开启了全新的蜕变之旅。但好景不长,再强壮的我,也抵抗不住牙斑菌日复一日的“进攻”,加之主人对我的不上心,没有按时正确刷牙,还拒绝使用牙线,定期洁牙更是想都别想了。
于是在主人25岁的时候,我被诊断出重度龋齿,平时塞牙口臭就算了,吃东西也使不上劲,有时候还疼得合不上嘴。
被病痛折磨的我接受了根管治疗,经过了几周的恢复期,我好像重获生命了,但实则脆弱不堪,这时的主人依旧任性,我得了严重的牙周炎,牙龈也开始退化了。
终于,扛不住折磨的我,在主人二十多岁的时候,离开了主人,永远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