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减肥要扣工资?中国网友建议:本草纲目跳起来
都说“五月不减肥,夏季徒伤悲!”
在这个全民逐渐开始重视健康的时代,大家都已经知道肥胖对身体不好,于是减肥风潮也就很容易卷起来。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 年)》的最新数据,目前我国的成人中已经有超过 1/2 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 34.3%、肥胖率为 16.4%。
按照绝对的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经有 6 亿人超重和肥胖。
所以,越来越胖的国民,越来越高的平均 BMI ,连国家都忍不住开始支招,比如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其中就专门提出来要减缓成人肥胖增长率的目标,而且还为大家提出了合理健康的饮食建议。
当然,不仅仅是我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超重或肥胖的人将近 20 亿人,肥胖已成为困扰全球的问题。
为了防治肥胖,各国政府也是绞尽脑汁,推出了各种“脑洞大开”的政策来帮助国民减肥。
英国:强制菜单标注卡路里
在英国的留学生最近在外出就餐时,可能会留意到菜单的变化。
就在上个月,英国餐饮行业实施了一项新规,员工数量超过 250 人的大型食品和饮料企业,包括餐馆、咖啡馆以及外卖店,必须在其菜单、网站以及配送平台上标注每种食物的卡路里含量。
英国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新规,帮助人们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从而缓解当下愈加严重的肥胖问题。 有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英国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大约三分之一的 10 岁到 11 岁儿童超重或肥胖。

食品标签在帮助人们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一些大型餐饮连锁已先行一步,在菜单上标明了食物的卡路里含量,包括 Wetherspoons 酒吧和 The Real Greek 餐厅,而像麦当劳餐厅早已坚持了十多年。
对于热爱美食又在乎健康或身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改变,但对于一个单纯的吃货来说,就可能是喜忧参半了,看着这满是数字的菜单,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享受眼前的美食了!

英国:征收“糖税”
从 2018 年开始,英国就正式开始征收“糖税”,对生产高糖饮料的商家征收额外的税额,每 100 毫升含 5 克糖以上的饮料须缴税。
不过这不是对消费者征税,公司不必将费用转嫁给客户。如果食品公司能调整生产,使他们的饮料更健康,那他们将支付更少的税,甚至根本不用交税。

从 2022 年 4 月起,英国政府还禁止超市针对高脂肪、高盐食品和含糖饮料推出“买一送一”活动,并限制针对此类商品的其它形式的促销活动。
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国民减少糖的摄入,缓解国民肥胖问题。
美国:不减肥便减薪
美国医疗法案新的规则允许企业对肥胖员工罚款,对此,许多雇主都十分开心。毕竟,肥胖的员工会让他们承担更多医疗保险费用,而且因疾病休假的几率也会更高。
如果员工健康指数不达标又不积极改善生活习惯,雇主便可以对员工实行罚款。2010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概有 19% 的大型及中型企业曾向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员工罚钱,而到了 2014 年,这个比例上升到 40%。

即使是肥胖元凶之一的百事可乐公司,也不希望胖员工太多,于是会向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员工征收每月 50 美元的罚款,若不想被罚,就要参加百事公司安排的健康课程来减肥;而松下公司规定,肥胖者只有在 3 个月内减肥成功才能升职。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这种处罚损害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而且也是一种对穷人的歧视,毕竟美国穷人生活的区域有更多廉价垃圾食品会造成人们肥胖。
另外,《唐尼肥胖报告》(The Downey Obesity Report)编辑出版商摩根•唐尼说:“对于肥胖和体重管理来说,这些方案并不是很奏效。所有的研究都显示,员工在 12 个月内减掉的体重微乎其微。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和医学家都对控制这些问题感到头疼,我们为什么要指望人力资源部门能做到这一点呢?”

墨西哥:禁播垃圾食品广告
2013 年联合国公布报告,墨西哥肥胖率高达 32.8%,超越了美国的 31.8%,成为世界上肥胖和超重率最高的国家。
这个桂冠让墨西哥政府可开心不起来,于是在 2014 年,墨西哥政府就开始把枪口对准了食品广告,高热量食品和软饮料广告的播放时间将被限制。
工作日的 14:30-19:30,以及周末 7:30-19:30 这些收视率黄金时间都禁止播放这一类广告,同时电影院播放的食品饮料广告也将受到限制。
卫生部认为,这个禁令可以减少 40% 关于软饮料、糖果和巧克力等零食的广告,它们将会被符合营养标准的食品广告取代。
让你们少看到点好吃的,是不是就没那么馋了?
阿联酋:土豪减肥法
面对越来越胖的市民,土豪气息十足的阿联酋迪拜,在控制肥胖率这方面也十分简单粗暴。如果你想让人们瘦下来,为什么不奖励他们黄金呢?
为了让人们减肥,迪拜当局在 2013 年发起了一项“黄金换脂肪”的活动,不限身份国籍,只要报名参加活动。一个月内,每减掉 1 千克将获得 1 克黄金,减重越多,奖励越多,上不封顶。而如果你想被授予“黄金减肥者”的称号,至少需要减肥 2 千克。
最后决出3个减得最多的参赛者,会进入一个抽奖环节来赢得一枚价值 5400 美元的金币。
DMCC(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 执行主席 Ahmad Bin Sulayem 表示:“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因为我一直在寻找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健康的方法,并希望看到这些减肥举措不仅可以在斋月,而且在全年都可以进行。”
俄罗斯:我们也来学迪拜
在西伯利亚减肥成功后,一辆巨大的卡车会经过你家,在你的草坪上倾倒 1.5 吨煤炭。额,这是怎么肥事?
为了鼓励冰天雪地中西伯利亚的居民减肥,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当地政府出了一个非常硬核的激励政策,只要有人能够减掉 10 公斤,就能获得 1.5 吨的煤炭。
俄罗斯商业 FM 广播电台说,该地区州长 Aman Tuleyev 是从阿联酋那里得到这个想法的,阿联酋官员向那些减肥的人发了金币,可我们州长 Tuleyev 可不一样,向公民许诺会奖励咱的土特产:煤炭。
甚至,这位有商业头脑的州长,还想把减肥节目做成真人秀节目。
据美联社报道,在圣诞节前一天,一位名叫 Yelena Salnikova 的护士从原本的 112 公斤减掉了 30 公斤后,当地政府将一辆装满煤炭的卡车开进了她的煤棚,并给了她一张带框的“煤炭证书”,以证明她的减重成功了。
在获得这个奖项后, Salnikova 也非常高兴,发表了非常务实的战斗民族获奖感言:
“如果今年冬天气温持续低于 -30 摄氏度,这些煤炭可以够我支撑大半个冬天,将给我省下 8,000 卢布(约合人民币 840 元)呢!”
新西兰:我们不欢迎胖子移民
前些年,一位南非厨师因为过于肥胖而无法继续在新西兰居住。
这位名叫 Albert Buitenhuis 的五十多岁厨师体重 130 公斤,和他的妻子 Marthie 在基督城生活和工作了六年,他说六年前离开南非的时候比现在还要重 30 公斤。
但新西兰移民局 (INZ) 却以他太胖了为由,拒绝通过他和妻子永久居留权的申请。因为他有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的“显著风险”,还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这对该国的卫生系统造成了太大的潜在压力。
一位新西兰移民局的发言人表示,所有移民都应该达到健康标准,最大程度减少对新西兰医疗健康服务带来的压力。根据新西兰移民政策,申请永久居留权的人的 BMI 必须低于 35。
新西兰工党政府发言人 Darien Fenton 表示:“一方面,我对 Buitenhuis 这对夫妇感到非常同情,因为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而且自从他来到这里后,他的体重实际上已经减轻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许多移民在医院病得很重,付不起账单。”
无独有偶,2014 年,一位重达 134 公斤的英国护士也被新西兰移民局拒绝了居留权申请。对她进行医疗评估的医生认为,这位护士如果要继续在新西兰居住 4 年,新西兰政府为她支付的医疗开销可能会超过 2.5 万纽币(约合人民币 106,000 元)。
现在才发现,在光明磊落地对超重人群表达“恶意”方面,各国政府都可谓强中自有强中手,相比之下,我国对于督促国民减肥的政策,那是相当温柔了。
同学们看完上述国家的减肥政策,最想去哪个国家减肥呢?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