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传-1

2023-09-17 17:33 作者:xyyzz的点点滴滴  | 我要投稿

为什么会有这个如同日记的小传

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认知觉醒,如果这篇文章有幸能得到人的阅读,我十分推荐,您去完整的看一下这本书,如同醍醐灌顶,思想会变得透彻。

书中有一章,叫做深度学习。他其中关于如何深度学习,有一个方法论,叫做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同时从知识中反思自己的生活,缝接知识,所以,之后我想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自己的感悟,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是能有思考,就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现在的社会,人们沉浸在简单愉快的世界里,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人们有无数种方式让自己学习,甚至有了一个词,叫作碎片化学习。在这个词的带领下,很多短视频标榜着学习,开始了自己的大红大紫之路。

我之前也很喜欢通过短视频来学习,甚至喜欢听着别人的视频睡觉,例如:半佛、阿lin之类的科普博主,看的时候是很爽的,因为那些真的是你不知道的知识,而且,简单易懂,博主会把知识嚼碎了喂在你的嘴里,这是他的生财之道。很多复杂的知识会被简化、甚至摘除,为了不会显得无聊,知识会很密集,往往短短的15秒,就会有堪比一本书的知识量,可想而知,还能有多少的知识留下。留下的,等你划到下一个短视频了,还能剩下多少。

但是,整个人是享受的,这个过程中,在博主的刻意渲染下,你会觉得自己懂了好多,等下一个视频到来,你不会再去回想,我刚刚学到了什么。但是会有一个印象,我学到了好多。这,简直是一个骗局。

人天生是趋难避易、急于求成的。这些短视频,正好符合了这种价值观。我之前是这样的,我现在,不想这样,我觉得,从视频里,学不到什么,只是一种动用原始脑和情绪脑的放松行为,不信你想想,你最近看的一个科普视频,你还记得多少,甚至,你最近看的一本书,还留下了什么。

这个现象,可以用“学习金字塔”理论来解释,听书,大概会留下5%的内容,读书10%、读书+摘抄15%、读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30%、读书+操练 50%、读书+教授 90%,所谓的教授,就是把现有的知识缝合进你原有的知识体系,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我想,这么做。

我之前一段时间,的确经常读书,但我反思一下,读了,然后呢。我甚至陷入了一个误区,读书越多,我却勤奋,我能收获的也就越多。我发现,我在读一本书的最后30%时,常常是带着烦躁的情绪的,我会时常想着,这本书还有多少我就读完了,我就可以去读下一本书了。之前的一段时间,已经进入了急于求成的阶段。

就像现在在准备考试,总是追求快,做得多,对于错误的题目不会太多的去计较,如果对的多,就说一句哇,真不错,错的多了,也就说一句 啊?然后开始做下一组题,不会去看看错误的原因。有时候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进步是很慢的,但总是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徘徊,就是不愿意跳出去,找找错误的原因。

又想到了准备考试的时候,对新的科目的恐惧。总是想着下一次再学,现在先做做自己会的题目,然后就一直是这样这个想法。

困难总比想象中的要小。

加油,当个开头,留半个小时,对学到的知识总结,对自己生活进行反思。加油!


小传-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