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传》里的矛盾冲突美
这部剧到处充满着既要且要的冲突美。 既要体现父子情深,又要体现君权威严、君臣有别,连个儿臣父皇都不能叫; 既要前期全是皇帝伪善深沉、自私自利,为了平衡朝堂,放任贪官污吏、民不聊生,又要后面说皇帝其实是因为误会,才做错了一生唯一一件事,成为憾事; 既要男二看起来代表帝家,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干了一堆不臣的事,在女主面前一再说皇帝搞得不行,又要帝家家主第盛天亲自说皇帝其实干的不错。 既要体现女主为家族和冤死的将士报仇刚强冷硬,不择手段,又要体现善良包容为他人着想; 既不敢让她直接对皇帝说,你就是因为猜忌不把人命当回事,还要假装自己从未做过,我看不起你又当又立;也不让她真正从一个臣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非得在皇帝面前展示傲骨,说我坐臣位是给你面子,我的人想去哪就去哪,别想让我听你的; 既要让女主怨恨韩家,怨恨太子,又要显得女主善良正直,非得天天强调这事和公主无关;既要女主展示对深情守护的男二有情有义,又要女主深爱男主;既要让女主因为男二怨恨太子,又要让女主与男主相爱。 既要男二展示与太子的友情,又要体现阴谋算计太子;既要显得有能力,又要蠢到被一骗就上钩;既要病弱体虚,又要带兵打仗;既要他只是定位为后方坐镇的谋士,又要允许他有权到毫无理由的指挥整个大军改路线;既要他行事阴暗诡谲,又要他底色伟光正。 既要太子爱女主爱的惊天动地,又要他心中国家安定至上; 既要他作为统治者,公正严明,又要他对路人爱心泛滥,天真善良; 既要他至纯至孝,坚守原则,证据为先,又要他12岁就能悄悄策划欺君之罪; 既要他被皇帝亲自教养长大,父子情深,又要他和皇帝为人处世截然不同; 既要他像个被保护的很好的、对民间疾苦知之不多的公子哥,又要他随时不把自己的命和舒适当回事,像个从不被重视的小可怜; 既要他用自己的命换天下太平,又要他噩梦里只担心女主; 既要他算无遗策,又要他承认自己看不出来被算计…… 此外还有,既要太后像个没啥理智的妒妇,对假人的手段又low又毒,又要太后其实早就想开了,只在乎儿子统治的稳定;既要帝家无辜,又要帝家名声大噪,超过皇家;既要太祖和第盛天相知相惜,爱国护国,又要两个人搞一堆迷惑行为,还谁也不告诉,是个人都理解不了…… 以上这些,有的可以合理解释,但需要演技,演出说和想其实不同,或者是心态层次的变化,人性的不同侧面。有的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可能同时做到。 但是,在这漏洞百出的设定里,哪个人身上的矛盾最少,最能合理解释,最能引发共情,正是特别能展示出那个人的演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