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周热词 | 循环经济(翻硕MTI百科448必背)

2021-07-14 22:18 作者:初心联盟  | 我要投稿

每周热词 | 循环经济(翻硕MTI百科448必背)

原创 初歆百科


热点新闻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


热词提取

循环经济

简单定性: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补充说明:

当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同时,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资源供应不稳定性增加,对我国资源安全造成重大挑战。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评价: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贵州韭菜坪景区 图源新华社|侵删)


拓展知识点

碳达峰、碳中和(2020北语真题)

简单定性: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补充说明:

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而后者是对前者的紧约束,要求达峰行动方案必须要在实现碳中和的引领下制定。

我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三是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五是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六是努力增加生态碳汇。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评价“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不仅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重点任务,同时已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图源光明网|侵删)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简单定性是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在讲话中提出的重要理念。


补充说明: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要坚持绿色发展;三是要坚持系统治理;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五是要坚持多边主义;六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主张:“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评价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也是指导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纲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全球环境治理遭遇前所未有困难的当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给出“中国方案”,对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带来了很大的助益,更释放出中国积极对待气候治理的鲜明信号,彰显中国应对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青海省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图源新华社|侵删)

新闻来源:中国日报网 

词条编辑:初歆姜姜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


每周热词 | 循环经济(翻硕MTI百科448必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