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饟
菜饟是容县富有特色的菜式,其结构近乎饺子,分为皮和馅两大部分:馅基本上是由剁碎的猪肉和韭菜加上食盐、生抽、腐乳、花生油调制而成。菜饟的皮是什么食材,名字就叫什么饟。容县的菜饟品种繁多:豆腐饟、油果饟、苦瓜饟、南瓜饟、厚皮菜(容县人习惯叫“猪乸菜”)饟、白菜饟、茄瓜饟、辣椒饟、萝卜饟、腐竹饟、柚皮饟、竹笋饟……因为菜饟是半荤半素式的菜肴,在容县特别招人喜爱。 在种类繁多的菜饟中,容县浪水镇白饭村大黎屯的豆腐饟,不可不提。大黎屯这地方,处于容县、藤县、岑溪市三县市交界的云龙大山脚下。大黎屯人在云龙大山西麓种植的黄豆品质较高,颗粒饱满,而豆荚却十分薄。每年八九月,村民们从山上或者地里把黄豆采摘回来之后,拿些生黄豆炖猪骨头,吃到齿颊留香。要是把黄豆晒干做成豆腐,制作成豆腐饟,那可真是一道回味无穷的美食! 大黎屯的村民制作豆腐饟是件大事情,需要全家出动通力合作:村民们先是用石磨把泡浸适度的黄豆慢慢打磨成豆浆,这项工作,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他们多半是年轻的夫妇,丈夫推磨盘,妻子用勺子把泡好的黄豆放到磨盘的进豆口。这种原始的劳作,演绎着一种最朴素的恩爱。当状如牛奶的黄豆浆从上下磨盘的磨缝里流淌出来时,整个磨坊已是清香氤氲。 人们把打磨好的豆浆用水桶装回厨房后,接着就用白色的布袋子过滤,把豆腐渣去掉。用大铁镬把黄豆浆烧开之后,加进石膏水——事前,人们把那些生石膏放进火灶,煅成了石灰的状态。加石膏,必须适量,多了,豆腐就成了豆腐渣;少了,这豆腐就成了豆腐花——大黎屯人在这方面的功夫,掌握得十分到位。 当大黎屯人的豆腐在木框子里静置的过程中,往地里割韭菜的回来了,到鱼塘里捕捉鲩鱼的上岸了,杀项鸡的把鸡肉剁成了肉酱——他们的豆腐馅用料最上乘! 把饟好的豆腐放进大镬头里烤熟,是大黎屯人的拿手功夫。他们的豆腐,全是烤到两面金灿灿的,没有焦糊,也没有留白,这对烧火的人来说,那火候可不能有半点差池! 当热乎乎的豆腐饟被端到桌子上的时候,一家人,还有亲朋好友,享受这美食,便真有点迫不及待了!饭已经装好,摆在桌面上;酒已经斟满,等着人们举杯。大黎屯人把其中年纪最长的人簇拥到主位上,把年幼的安顿好,让来客一一坐下,接着,就把第一块豆腐饟夹到主位上那一位的饭碗里,这时,大家看着他提起了筷子,他于是客气地招呼大家用餐。扣肉、鸡肉、猪腿肉、排骨、叉烧、青菜…….这些菜式,在中秋和春节等节日里,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在大黎屯,豆腐饟才是大家的最爱呀!众人拿起筷子,不约而同朝着装豆腐饟的大盘子伸过去,尽管已是垂涎欲滴,但还是笑着说一声:“吃豆腐喽!”众人兴高采烈地夹起豆腐饟,一边吃一边啧啧赞叹:嫩、脆口、滑溜、香味淡雅、咸淡甜诸味适中……这真是下饭和喝酒的好菜!解过了第一道馋,满桌人的饮食节奏顿时就舒缓下来了。在觥筹交错之中,大家天南海北地聊起来,他们把话题扯到了东风21D,扯到了航母,扯到了要从我们家乡经过的高铁,扯到了我们国家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事……他们吃着、喝着、聊着,盘子里的豆腐饟要是吃光了,好客的主人家会马上又端上一盘。一顿饭过后,桌上的扣肉、鸡肉、猪腿肉、排骨、叉烧等,还剩下不少,再次端出来的豆腐饟却差不多吃光了。 最好下一顿还有这豆腐饟! 豆腐饟是大黎屯人的饮食至爱,逢年过节,每家每户都少不了这道菜,万一家里做不出豆腐,一家之主会充满内疚地向全家老小提前预告。豆腐饟是大黎屯每一个游子心中最甜美的思念,他们惦念着豆腐饟,惦念着家乡,惦念着亲人。在大黎屯人记忆的深处,云龙大山脚下这个小村屯,在三个不同的地方,稳稳扎扎地安放着三台石磨。这三台石磨,似乎在无声地叮咛着大家:有石磨就有美好的生活。石磨转动的咿轧声,在大黎屯此起彼伏,长年不息,这种声音常常在大黎屯人的耳畔响起,他们感到家乡的日子仿佛是从磨缝里流淌出来的琼浆,它是那么的芬芳,家乡的岁月又是如此的静美悠长!对豆腐饟的挚爱和热忱,寄托了大黎屯人对美好生活长久的向往,对亲朋好友满腔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