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迷航【正史】同人原创星舰合集#1
【基于正史世界观的纯原创星舰,不喜勿喷】
海拉姆级
类型:驱逐舰
长:287米
宽:167米
高:75米
重:60万吨
载员:318人
巡航曲速:6.4级
最高曲速:8级
武装:3x Mk-II型相位炮,2x 光子鱼雷发射管
生产年代:2245年
海拉姆级是一种类似赫尔墨斯级的驱逐舰,它的诞生目的是联邦为了保证拥有足够数量用于探索和防卫的星舰(炮灰),为了节约成本,海拉姆级设计简单,只安装了一个曲速引擎和基本武装配置。相比起同时期著名的宪法级,海拉姆级显得毫无存在感,它唯一的特点就是集成式的偏导仪,这种非裸露式的设计让海拉姆级的偏导仪并不容易受到攻击,同时它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有效绕至敌方星舰身后进行辅助攻击,所以在2240年代末到2250年代出现的【阿克纳之战】中,海拉姆级曾作为战神级和宪法级星舰的支援舰活跃在了部分战场上,它们最高光的时刻就是三艘海拉姆级同时配合击退了两架克林贡D7级巡洋舰。然而,到了2270年代,海拉姆级较为低下的综合性能便不再能够满足联邦的需求,因此它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退役。
海拉姆级注册星舰:
NCC-1756 卡拉马佐夫号
NCC-1757 埃德蒙号
NCC-1802 凤阳号
NCC-1816 海风号
NCC-1818 凯莉洛斯号
贝茨蒙德级
类型:重型巡洋舰
长:307米
宽:202米
高:80米
重:207万吨
载员:456人
巡航曲速:7.8级
最高曲速:9级
生产年代:2251年
武装:8x Mk-VII型相位炮,3x 光子鱼雷发射管,6x 空间雷发射仓(水雷)
贝茨蒙德级在整个联邦舰队中都是一个异类的存在,它有着不俗的性能和较为优越的武装配置,执行的任务却都是深空探索或者中立区巡逻。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贝茨蒙德是类似战神级那样的战舰,因此这级星舰在当初饱受争议。虽然争议颇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贝茨蒙德级执行它的任务,它类似宪法级的双引擎和工程部设计却意外地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防御性,因为过于优秀的火力,导致贝茨蒙德级在【阿克纳战争】中后期不得不得以小规模投入使用,并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等【阿克纳战争】结束之后不久,贝茨蒙德级就非常突然地从整个联邦舰队中销声匿迹了,主要原因是它过于稀少的数量无法满足舰队对于防卫任务的需求,同时更为优秀的星舰也随着时间推移迅速活跃在了宇宙中,但总的而言,贝茨蒙德级不失于一种优秀的星舰。
贝茨蒙德级注册星舰:
NCC-1879 卡拉汉号
NCC-1892 东洋飞龙号
NCC-1901 鲁克门号
NCC-1911 安达米斯号
希达级
类型:中型巡洋舰
长:276米
宽:199米
高:58米
重:157万吨
载员:366人
巡航曲速:7.8级
最高曲速:9级
生产年代:2252年
武装:4x Mk-V型相位炮,1x 光子鱼雷发射管
被称之为2250年代米兰达级的希达级在许多方面都与米兰达级有着相似之处,它们同样拥有下挂双引擎的设计和碟部上悬挂式的鱼雷发射管,不同的是,希达级在碟部底下安装了独立工程部吊舱,这也是大家将它区别于米兰达级的主要原因。希达级的主要用途,除了同样当作补给舰或支援舰之外,它们还经常用于执行边疆巡逻任务。这种优秀的泛用性使其在舰队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然而,除了泛用性之外,希达级再也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优点,它们较差的续航能力使得希达级无力执行深空探索任务,而其不高的火力让希达级无法在战场上获得优势,因此它们的产量只有米兰达级的四分之一,而随着米兰达级的问世,希达级也迅速遭到了取代。
希达级注册星舰:
NCC-1825 卡拉达号
NCC-1837 斯比西姆号
NCC-1838 吴田号
NCC-1840 台风号
NCC-1842 天元号
NCC-1843 多米罗号
艾莉斯特罗级
类型:驱逐舰
长:245米
宽:177米
高:72米
重:98万吨
载员:298人
巡航曲速:8.1级
最高曲速:9.2级
生产年代:2253年
武装:3x Mk-VII型相位炮,2x 光子鱼雷发射管
了解艾莉斯特罗级的人都说过,这级星舰简直就是宇宙中的流氓,它们不但到处乱窜,还经常活跃于各大边疆巡逻区中,运用不按套路出牌的战术和方式驱逐着不怀好意的敌人。作为一批用于执行边疆巡逻和战场支援的星舰。艾莉斯特罗级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它三引擎带来的优秀机动性和较小碟部带来的隐蔽性,其搭载的独特反侦察系统可以让它们在漆黑的宇宙中做到隐形,这种装置曾让克林贡的巡洋舰非常头疼,美中不足的是,艾莉斯特罗级火力较差,这也是它们无法取代重型巡洋舰的主要原因。作为这级星舰的本职工作——巡逻,艾莉斯特罗级完成的非常出色,它的许多数据也在日后被其他新型星舰得以采纳,并于2280年代光荣退役。
艾莉斯特罗级注册星舰:
NCC-1923 兰利号
NCC-1924 兴达号
NCC-1930 达森号
NCC-1931 无畏号
NCC-1935 凯拉文号
蒙德贝斯级
类型:中型巡洋舰/探索舰
长:307米
宽:244米
高:87米
重:177万吨
载员:501人
巡航曲速:8.1级
最高曲速:9.2级
生产年代:2263年
武装:6x Mk-VII型相位炮,2x 光子鱼雷发射管,3x 安子射线炮
蒙德贝斯级是在运用詹姆斯.T.柯克指挥宪法级星舰NCC-1701企业号执行五年任务时记录的航行数据研制出来的一种专门的探索舰,它搭载了两个和碟部平行的曲速仓,以及一个较长的工程部吊舱位于碟部上端,和一个独立的鱼类发射仓紧贴碟部下方。这种奇怪的设计让蒙德贝斯级星舰在具备高续航、高机动性的同时,也可以在战场中取得优势,专门装配的安子射线炮极高的穿透性也能够轻松击毁敌舰防护盾。可是,虽然蒙德贝斯级火力充沛,却因为过高的武装和错误的定位饱受联邦民众唾弃,大家认为带着致命武器前去探索的行为有失联邦宗旨,因此蒙德贝斯级只制造了一艘,它的舰长是名不见经传的卡尔.卡罗斯。由卡尔带领的塞拉瓦号星舰于2264年执行了第三象限探索任务,并于途中遭遇多艘克林贡星舰袭击,在卡尔的带领下,塞拉瓦号凭借一己之力击毁了5艘能够隐形的克林贡猎禽舰,并在返回联邦维修时因为受损过重导致曲速核过载,最终坠毁在了提莉斯3号卫星上,而卡尔.卡罗斯也因此被后人所记住。
蒙德贝斯级注册星舰:
NCC-1937 塞拉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