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 第九期 华为正式向发布HarmonyOS 2

华为正式向发布HarmonyOS 2
2021年6月2日,华为正式向公众发布HarmonyOS 2及华为全场景新品,HarmonyOS 2是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通过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迈向“万物互联”未来蓝图的一大步。

华为的HarmonyOS 2是第一个实现分布式架构用于终端OS的系统。在“万物互联”未来蓝图中,分布式结构则尤为关键。分布式架构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应用和工具,分布式计算技术是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而对终端应用来说,不同类型的终端(像显示器、摄像头、麦克风、音箱等源外设)可以通过分布式结构统一纳入一个集成式或中央资源池,所有终端通过操作系统,能被统一调用,互助共享,互为外设。将分布式结构应用于终端,是众多计算机公司的努力方向。谷歌不惜发布新系统FuchsiaOS来干这件事,目前还未正式发布;而苹果近日也在推进MacX和iOS的融合,如今华为推出HarmonyOS 2,是这项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现实力的一个有力证明。
不仅如此,相比于安卓,鸿蒙是微内核,模块化设计,而安卓是宏内核,因此鸿蒙OS系统内核比安卓小。有技术文章披露,鸿蒙OS的内核是安卓的1‰-1%。因此,开发者就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组合模块,以达到占用更少资源的目的。比如手表等功能较少的小型设备完全可以应用更少更小的系统模块就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这也为“万物互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有人会问:“现在不是已经实现了用手机操控家居用品吗?这个系统对于我们来说也没什么用吧。”实则不然。目前,我们确实可以用手机操控其他物品,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在手机上下载一个操作APP,才能够连接到其他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手机就像“遥控器”,是一个“起点”,而其他设备就是不同的“终点”,这样的结构是就是一个圈式的,所有设备都只能围绕着手机,而设备与设备之间是不能连通的。HarmonyOS 2就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万物互联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一个设备都是连通着的,手机不再是“起点”,而是变成这些设备中的其中一个设备而已。在这个环境下,每个设备都能够实现真正的智能和自动。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所有的设备都在HarmonyOS 2里。这也就意味着,要实现“万物互联”,除了完善技术研发,还需要多方支持,尤其是那些设备所属的企业。于是,华为也将OpenHarmony开源项目捐赠给了原子开源基金会进行开源孵化。这就类似于安卓系统那样,每个厂商可以在OpenHarmony开源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开源并设计自己的系统。正如MIUI、ColorOS、FuntouchOS、Flyme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的过程系统,华为手机的鸿蒙系统也是在OpenHarmony的基础上定制和升级的,其他国内的手机厂商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开源的基版鸿蒙上进行深度定制,完成自己的系统。
华为主导成立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 Atom Foundation),由工信部主管,是中国首个开源基金会。这个基金会虽由华为主导成立,但本身却是个第三方组织,华为无权参与运营。因此,这也很好地避免了垄断和不公平的竞争,促进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
目前,网上流传了鸿蒙系统与网警联合的流言,指出鸿蒙系统干涉个人隐私的弊端。虽然这一流言未经证实,但我们仍需要警惕隐私问题——不论是对鸿蒙系统还是其他技术。“万物互联”的到来,也意味着技术与生活更为紧密融合,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这种保护的程度又该是怎样的,成为每一个科技公司必须面临的问题。
祝融号传回首批火星照片
自从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上漫步了27天了。6月11号,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等影像图。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片神秘的土地吧!
(横屏观看)着陆点全景图




编辑:歪歪歪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