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有段时间感觉内耗特别严重,希望能得到排解,偶然看到网友推荐的这本书,就很想买来看看。但是又没有立刻买,真的很矛盾。加入购物车许久,生活又重拳出击了,于是下单。有点病急乱投医了,很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答案。全书采用哲人和青年对话的模式,慢慢展开,我的心灵治愈之旅也开始了。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说实话,感觉自己这一年来情绪越来越暴躁了,一点小事就会想要发脾气,有时和别人谈话,对方的声音大一些(身边有些人说话一直是这样的,但最近却越来越不耐烦)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暴躁,然而表面上还是要平和应对,可心里真是憋屈死了。后面平静下来也心惊自己的情绪为何波动这般大,气大伤身啊!看到哲人说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这种说法真是一种全新的角度,我看到时和青年一样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哲人又说所谓怒气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举的例子也证明这一点。这时联想到平时生活,我确实有觉得讲道理麻烦,所以制造怒气这种更快捷的方式使并不反抗的对方屈服。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我几乎认同了这一观点,但情绪一上头还是很难控制,那以后就允许自己怒气上头一秒钟,然后放弃这种“手段”吧!近来确实觉得心态又平和了些。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在看到这里之前,我和朋友抱怨最多的就是现在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它带给了我很多苦恼,可以说我90%的痛苦与烦恼都是来源于它。“真想不干了!”“我真想去……”诸如这样的话不知说了多少遍。可抱怨一直在,我的生活也一直没有改变。哲人说“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天知道我多想改变,最痛苦的时候真想下一秒就改变。可是,我又想,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这样呢?我为什么没有行动?明明如此讨厌现在的生活,为什么不去改变?原来是我害怕,我没有勇气,“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安心。”这里真是把我的内心分析得透透的,虽然我真的很不想承认,但是“现在”,确实给了我安全感。真可怕!“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我已经没有勇气了,要找回来实在难。到这里真是无言,既是自己下的决定,那么以后“抱怨”,就只是“抱怨”(让我不再抱怨是不可能的哈哈),但是不要再有幻想啦。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这是我一眼看到就无比认同的话!简直说到我心里。每天每天,看到那些消息我都无比烦躁,怎么会有这么多事?怎么这个也要弄?又找我干什么?可不可以忽略这条消息?能不能不要来烦我?甚至听到消息提示音就开始烦了。哎!“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这句话也变得无比可爱。但是我们不可能让人际关系消失,这句话不成立。尽管如此,看到这样一句合心意的话啊,我也很开心了。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我也大声地发出这句呐喊。太多人,想要指点你的人生,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工作上,年轻人就要拼搏,希望你们内卷起来,没有家庭没有孩子,现在不努力什么时候努力。生活中,你这么大了,可以谈对象结婚了,那个谁谁谁……她们说的都是人生真理,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你为什么能不这样?但是,但是,自己很痛苦啊。我不想内卷,我很累,我想咸鱼,我这样就很好,不需要成就感。我一个人生活的很好,命里有时那个人就出现了,不需要强求。所有这些,汇成一个问题“你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我不要。虽然这很难,但我现在开始,努力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不要被别人妄加干涉,就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你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他就会厌恶排斥你,觉得你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你选择了自由,就要做好被别人讨厌的准备。没有人想要故意招别人讨厌,但是“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想要读完一本书,就做出很大改变,或者解决目前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可以在细微的地方治愈你,就像一个朋友,你们之间有共同的爱好和秘密,总会在不经意间会心一笑。虽然是断断续续看完,但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可读性很强,拿起就不想放下。可我每天都是晚上十点以后才开始读,为了不猝死,读完这本书还是花了有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这本书的很多观点都是我之前从来没有看到或听到过的,有时候读着读着真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课题进度缓慢,但是从今天开始认真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