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信条》BUG太多?全都怪诺兰逆转了熵增加的世界!

2020-09-05 18:22 作者:雪夜阳光bili  | 我要投稿

《信条》打造的光影奇观让观众眼前一亮,其展现出的时间逆行和顺行的人互相战斗的场面让人感到震撼和惊奇,然而这部电影却也令很多观众感觉想不通,觉得BUG太多。

而深究这些BUG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电影中引入了“熵减”的概念,使得观众思来想去到最后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熵的概念源自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的其中一种表述方法就是: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增加。

熵表示的是一个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表现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简单地说,熵越低说明该状态产生的概率越低,其需要的条件越多,系统内部更有规律;

而熵越高则该状态产生的概率越高,系统内部更加混乱。

比如现实中,一个孤立系统内,其分为高温和低温的两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会自发的从高温部分传导到低温部分,最终达到整个系统的热平衡,从宏观上来看就是系统不同的部位温度一致了。这就是由于上面提到的熵增加原理

现实生活中的系统,一般都是熵增加的系统(局部系统的熵减有可能出现,但概率极低),而熵增加的源头就是宇宙的起源——奇点。

处于奇点的宇宙,是熵最低的状态,彼时所有物质的粒子也都受到了最多的限制;但宇宙出现这样的状态是概率极低的,是极不稳定的,于是发生了宇宙大爆炸,我们现在存在的宇宙也由此诞生。

假如我们宇宙之外不存在其它物质,或者说我们的宇宙不会同其之外的其他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宇宙符合一个“孤立系统”的设定的话,随着宇宙的逐渐膨胀,整个宇宙的熵在逐渐增加。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时间流逝的方向,就是熵增加的方向,也是我们人类生老病死的方向。

也就是说,顺着我们人类感知的时间的方向来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熵增加的世界。

相对地,如果逆转了时间呢?按照影片的设定,在时间往回流之后,熵增加原理也变为了熵减少。

极限点说,时间回流到元点(宇宙诞生之时),熵也减少到最低点。

所以,《信条》设定了在进入逆转时间的机器之后,与之相应的现实中的熵增系统(符合熵增加原理的系统)也都转变为了熵减系统(符合熵减少原理的系统)。

在熵减系统中,热量不是自发的从高温向低温传导,而是由低温向高温传导,也就导致了热的更热,冷的更冷的怪异现象。

男主在车祸后的大火中时,由于他彼时是时间逆行的状态,是一个熵减系统,所以外界的大火不会向他传导热量将他烧死,反而会“吸”走他的体温,几乎将其冻死。

不得不说,时间逆行还相对好理解,加入了熵减的概念后,则大大增加了本片理解的难度,还容易产生BUG。

很多观众都是由于纠结影片中熵减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导致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到电影的欣赏当中,用俗话说就是这个设定很让人出戏

其实本片如果只是单纯的时间逆行的话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了,也足够让观众感觉惊奇,可诺兰为何还一定要冒着产生BUG的危险,加入熵减的概念呢?

我猜想可能是不满足吧,诺兰想要呈现一个更为奇特的时间逆行的世界。

如果仅仅是时间的逆行的话,效果就和影像倒放一样,虽然正反运行的人和物交织在一起,已经足够让人眼花缭乱,但还是不够惊奇。

所以诺兰为影片引入了熵减的概念,使得电影中出现了主角险些被火冻死的神奇一幕。


《信条》BUG太多?全都怪诺兰逆转了熵增加的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