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2023-08-06 16:17 作者:三千Sanqian_  | 我要投稿

第3-7章: 中国近代的衰落根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后——帝王怠政,天灾连年。尽管后来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并以自身汉化的方式恩威并施,大兴理学、编纂图书,使汉族接受了满族人的君权,然积重已深。加之康乾盛世时期人口暴增,地主阶级人数增多,阶级矛盾加重,当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不了现实需要时,必然会引起变革。许多人纷纷向南洋移民的同时,游民们把“会党”当作谋食手段。 西方进入资本主义后,生产力大增,中国人脑中的夷夏地位出现了颠倒,又经鸦片流入造成大量白银流失、病夫遍地,而清政府仍死守“祖宗之法”,不肯走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小农经济的封闭圈子,带领着一个深陷于苦难中无法自拔的民族,最后在资本主义国际发起的鸦片战争的冲击下,步履蹒跚的开启了近代史。 那么,鸦片战争是如何引出改革思潮和实践的呢? 其一,鸦片战争使清政府不得不答应西方所索取的那种内涵复杂的平等,冲击了封建等级制度;其二,中国主权丧失,逐渐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客观上改造了中国部分地区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其三,外国人发掘了中国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在中国建起许多工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经济最终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让出历史舞台;其四,外人在华活动的日益增多带来了西方的科学和文化,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思考,也让中国人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直观的直视西方与中方的差异,使中国人能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后去思考和实践以改正不足。 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增加也让中国形成了买办阶级和教会林立的现象。不同于白莲教缺乏理想主义、天地会“反清复明”的模糊观念躯壳,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主张建立新朝,用最容易让百万愚民理解的宗教语言,使其相信天命,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一神教的特征也使拜上帝会能够汇聚集中的力量。洪秀全将上帝中国化,把西方的上帝和中国古籍中的上帝联系在一起,使其更能被中国教民所接受。但随着后期进入南京,太平天国也逐渐封建化,选扬军权神兽三纲五常。在这种观念下,政治等级森严不逊于满清,洪秀全也开始运用原本唾弃的儒家思想统治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衰落与现实情况不无关系。从经济上来说,当时的经济主体仍是小农经济,小农们向往平等,但骨子里人仍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权利;政治上,太平天国封建的统治使得本来支持太平天国平等思想的普通教民信念动摇,民心丧失;文化上,中国2000年以来,作为统治阶级治国思想的儒家思想仍起到较大作用,身处封建社会的洪秀全仍不能摆脱这样的思想。太平天国的存在,间接促进了地方政权的自立,削弱了中央集权,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近代改革思潮是如何诞生的呢?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千百年来一向自信、强硬、镇静的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但仍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在懵懂中依然保持一种自欺和虚骄。在帝国主义的大炮下,第二次鸦片战争完全使夷夏大防崩溃,“庚申之变”使中华民族和外来外来者的地位被完全颠倒,这时,一些中华民族中的有识之士才开始重新审视中西方差异,形成了顽固派和洋务派之分,尽管顽固派和洋务派都无法脱离封建主义的外壳,但洋务派的出现的确是一种新事物的萌芽。正是洋务派的诞生,代表地主阶级开始分化了,在资本主义的压迫和中华民族图强的一对矛盾中,清政府展开了造船造炮、富国强兵的讨论和行动。洪仁轩、冯桂芬、郑观应、容闳先后出版一系列著作,反应了当时初步革新的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就这样,在19世纪6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裹挟下,中国诞生了符合现实情况的改革思想,在逐步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开始逐渐学习对抗侵略者,而由于中国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同一性,在中国实行了千年的封建制也正发生着变化。 洋务运动具体是怎样作用于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呢? 毫无疑问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民用企业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官督商办的模式也为民族资本主义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使其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中,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萌生和发展。在文化上,洋务运动改变了中国传统观念中“重礼义,轻艺事”的思想。就这样,在洋务运动的带领下,民众对资本主义有了切实的了解,这在思想上深刻打击了封建主义,改变了人们原先对先进事物的偏见。洋务派率先提出中体西用,但实际运用却不尽如人意,这不由得更引发人们对西方事物学习的思考,才能更进一步都对教育、政务、军务、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洋务运动遇到的最复杂的困难是什么? 民族主义、爱国之情常与守卫祖宗之法联系在一起,导致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顽固派借助神圣的东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再这样的反反复复中,洋务运动的进展相当有限,尽管最后失败了,但仍为未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留下来宝贵的经验。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