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较新]田英章线上硬笔书法课

临帖方法
重影学习法:按第一笔对应后,观察剩下的笔画
一笔三抬头:写前先看笔画的形态特征,下笔前再看一眼,写完还得看。每个字都要照着原帖写,不要想着怎么改自己的字。
一般规律
撇捺需要伸展时,横就要短——大、天、木、木、米
撇多的时候,各自形态要有差异(联撇恶排牙)——多、反(外面的撇比里面的撇直)

同理,品字的三个口要体现出差异

重视结字规律——审美标准
例:水的横撇不和竖钩相连,反文的撇稍向左移

基本笔画
- 右点:虚入笔,稍弯,最后可以收一下笔

- 左点:向左起笔,顿下去,向右上出锋

- 短横:两种——1. 小尖横;2. 两边一般粗

- 中横:前后一般粗

- 长横:起笔稍顿,行笔中渐细,拉笔收笔

- 短撇:顿一下,撇出去

- 中撇:同上

- 长撇:顿一下,送一下(慢),甩出去(快)

- 竖撇:同上

- 正捺:腿长脚短,先慢后快

- 平捺(之捺):顿一下,起笔稍向上,向下拐时稍向上拱,慢行笔,收笔时稍向上甩出

- 竖钩(直钩):

- 弧弯钩:

- 悬针竖:一般用在字的正当中

- 垂露竖:收笔时打个疙瘩(凡用在左边都用垂露竖)

- 戈勾:忌讳“力弱深弯”,勾向上挑

- 竖横折钩:

- 横撇:

- 横竖勾:

- 竖提:顿一下再向上提,不同字中提的方向不一样,竖稍向外打个弯

- 撇长捺:收笔顿一下(由细到粗)

女在下时,撇收短,捺拉长。
- 横撇:转折处顿一下。不同字的弯度不同(如,“又”更弯一些)

- 横折:转折处顿一下。不同字折的角度不同

- 长横折

- 横折钩:转折处顿一下。横可向上、向下、水平。折稍有弯度。


长横折钩拐角处稍弯,区别于长横折——弯比较尖。
- 撇提点:转折处顿一下;提要出锋,角度稍稍向上;点一般不和提接触,写在上面时点可写作撇


- 竖横:竖往里边拐一点点,转折时顿一下笔,横稍稍向上斜,横稍弯

- 乙勾:上边和右边拐死弯,左边拐活弯

- 飞勾:弯、斜、粗细,向上甩出

笔顺

偏旁部首
单独看时应该是不太完整的
单人旁:右边比划少,竖写短一点;反之,写长一点

人字头:捺笔流畅、飘扬——对比:反文应庄重;衔接点露出部分适中

厂字头:横不宜长

里边的东西多,横离撇远一点;反之,近一点。横与撇连不连都行。

秃宝盖:左边可写成短竖/左点;注意宽度——下边张扬,上边就收敛。

左耳刀:写得“随意”一些,一笔带过;竖笔可弯可直;耳朵小,竖长

右耳刀:笔画规范,在一个字的右下方,

单耳刀同上

立刀旁:左竖略靠上,右竖稍稍向右斜一点点

厶字头:注意提的角度,在上时略向上


三点水:上两点较近,下一点较远;注意提的角度(避让)


土字旁:
在上或在下时——

在左边——

在右边——

古字会加一点
弋:横向上斜,斜勾弯度适中,勾向上挑

提手旁:横不要长,让位给提,注意提的位置

口:竖的头不能露太多,注意横竖交错的位置

在左边时放在上边,在右边时稍向下放

双立人:第一撇短、稍平,第二撇长、向外,竖不宜长



女字旁:见基本笔画
在左边,提不能超过那个弯,交叉处稍高于转折处

绞丝旁:注意第二笔的位置和长短——起笔位置根据不同的字有不同,在左边时不能太长

下四点:

火字旁:写窄、写高

示字旁:第二笔横向上斜,位置不能超过点;撇不能超过横的左边,也可以另起笔;竖在点收笔处靠左的位置,注意收笔;最后一点点在竖上,中间留不留空都可以。

木字旁:横略向上,左长右短;竖上短下长,注意收笔,可以提勾;撇不能太长,从竖笔上起笔;点在竖上

日字旁:规范字的短横接左边,古字两边都不挨。日在上边时会写宽一点

牛字旁:规范字的竖不提勾,古字竖笔提勾
